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瘋狂的心

《幻世浮生》果然好看,起先我以為是女主角蜜卓皮爾斯勵志成功的故事,看完才明白為什麼叫「幻世」,《Mildred Pierce》1945年好萊塢拍過,台灣片名叫《慾海情魔》,女主角瓊‧克勞馥還得了奧斯卡影后。我不知道《慾海情魔》的重點是甚麼,但《幻世浮生》比較生活化,也帶出階級差異下的悲劇,階級不僅指經濟,還有文化的。也許很多作母親的看後會很寒心,但是我常覺得女人尤其是母親,用犧牲委屈來討好或控制子女並非美德,要給自己與兒女適度的空間,自己的成長與兒女的成長是同等重要的事。

  《瘋狂的心》〈Crazy Heart〉是《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2010]〉傑夫布里吉主演,同樣是過氣、酗酒、頹廢的老男人,這回演鄉村歌手,裡頭一句歌詞很能描寫他的狀況,「墜下時最初會覺得像飛翔」。鄉村音樂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一種曲風,節奏明快,也能唱出滄桑的感覺,特別是嗓音有點破唱起來更夠味。當演員可不簡單,除了演甚麼像甚麼,還要多才多藝,片中很多動聽的曲子,都是親自演唱。

  柯林法洛在片中演與他有嫌隙的年輕徒弟,師父在樂壇萎靡不振時徒弟當紅。有一場戲是他為了錢不得不接受在徒弟的演唱會上作開場,但這位徒弟也不是沒情義的人,他開唱之間意外跑出來跟他合唱為他伴奏。這場戲中紮馬尾、帶耳環的柯林法洛真把我給迷倒了,在大肚腩的傑夫布里吉旁邊,單單他平整的小腹就讓我想尖叫。雖然在《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中我就很喜歡他,但徹底為他瘋狂卻在這短短幾分鐘裡。我討厭老,所以即使是這種年輕的假象也讓我很興奮。以後所有他的電影即使爛片我都要跑去看了,有一次看見有人用「愛爾蘭種馬」形容他的花心,我想他給我的感覺是純真+性魅力,怪了,這不是形容瑪麗蓮夢露的詞兒嗎?

  除了友情,讓他重新振作的當然是愛情了〈僅剩的一點熱情/他說的〉。瑪姬葛倫霍演一個單親媽媽、記者,因為訪問他結下一段情緣,個性迥異的兩人想也知道會有甚麼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因為她而讓他痛下決心戒酒,因為失去而寄情於作曲,再創事業榮景,雖然老套,但最終戲中他寫、柯林法洛演唱的那首《The Weary Kind》〈Ryan Bingham作曲〉非常耐聽有味,得了一堆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傑夫布里吉也因本片獲2009年奧斯卡最佳男演員。

  說到酒,在《逍遙騎士》〈Easy Rider〉中,傑克尼柯遜演一個酗酒的律師,當騎士邀他一塊哈草時,他竟然很驚訝說,酒已經讓我惹太多麻煩了,我不想再染上另一種癮。所以成癮並非反毒的藉口,想當年我們的政府還壟斷菸酒的買賣大賺人民的錢哩!才說找不到《逍遙騎士》,那天颱風天涼些出去走,就在台大誠品買到而且是藍光碟,太讚了!看這部片時我心想伊旺麥奎格跟查裡的機車冒險,應該是這部電影啟發的點子吧。這部沒甚麼劇情的片為什麼成為經典?可能因為它是公路電影的里程碑,還有對容不下異己的批判,拆穿當時號稱自由卻保守至極的美國人的虛假心態。

  他們買賣古柯鹼轉手間賺了一筆錢,把錢捲好用小管密封藏進機車油箱就上路了,假如說有個目的地的話就是紐奧良的狂歡節。一路上他們被人們的眼光追殺,只因為他們的長髮、服裝跟酷炫的重機車。對他們友善的是牧場、農家、嬉皮公社與妓女。傑克尼柯遜中途加入,他說了一段很精闢的話,問題不在你的頭髮,而是它代表的自由,嘴上說的自由跟行動的自由是兩回事,你們冒犯了他們心裡想作而不敢作的事。意思大概如此啦。總之一部低成本的公路電影,卻開啟了電影的新紀元。

  《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 [2009]〉三部曲瑞典版已經全部揭曉了〈大衛芬奇也拍這個故事,男主角是007的丹尼爾克雷格〉,懸疑緊張還滿緊湊好看,女主角塑造了她獨特的風格。其實除了裡頭撲朔迷離的身世與陰謀,說穿了就是用科技復仇的故事,女孩善用新科技作為工具,加上一位駭客好友,男主角適時的援手,讓這個有菱有角〈不只個性,她也長這樣〉、率性、對世界充滿戒心的女孩終於能夠鬆懈地泡澡了。

  前幾天電視上播從前看過的《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因為有廣告所以也看得斷斷續續,柯林法洛的角色比湯姆克魯斯有意思也帥多了〈當然我有偏見〉,他演司法部派來評估這個部門的辦案過程有沒有瑕疵。這部電影取材自菲利普狄克的小說,電影把動作場面與炫目的未來科技掩蓋了它的哲學思辯。這回我才注意到柯林法洛跟湯姆克魯斯一開始交鋒的辯論,柯問你們聲稱的罪他們還未犯怎麼能構成犯罪,湯說我們根據的是必然性,順手拿一顆球放進溝槽裡,在落地前柯也及時接住。湯說你接住因為知道它一定會落地。他們到預視先知池旁,湯說她們的預視從未出錯,你到底要找甚麼?柯說是瑕疵,神沒有權力,有權力的是祭司,他們甚至假造神諭,瑕疵一定在人,這是不變的真理。所以一開始就預告了權力使人腐化。權力也是春藥,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卻讓多少人趨之若鶩,更何況一旦權力在手怎捨得放棄,所以《關鍵報告》中先知部門的最高掌權者,如此這般......,也就完全合理。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兩部澳洲電影

  我有天跟朋友討論我為什麼不喜歡連續劇,後來我想到答案,連續劇說得太白,沒有想像的空間。

  Ching Hui推薦的《生存法則》〈Animal Kingdom〉,我馬上跑去看,在長春影城的小廳,好像進了冰庫,出來解凍覺得好溫暖,只可惜不多久就汗流浹背。〈冷凍庫的肉排解凍也是這副德性〉

  忘了在哪部電影看見的〈記得才怪〉,「警察就跟警車一樣,一半黑一半白」。

  電影一開頭就很酷,17歲的小傑,媽媽吸食海洛因過量死在他身旁沙發上,他眼睛盯著電視,救護人員來他還是不放下電視,讓人感覺卡謬描寫的存在主義式無感。這種無感一直延續,他打電話給外婆,說他不知道怎麼處理,說了好幾次不知所措。原來媽媽娘家是黑幫家族,幾個舅舅都做非法生意,外婆就是幫主,媽媽與他們切斷連繫,現在媽媽死了,他不得不投靠他們。

  有黑道就有警察,他在一次舅舅們對警察的報復行動中涉入。蓋皮爾斯留起鬍子演警察,我覺得啦,並不是每個人留鬍子都好看〈不是絡腮鬍〉,應該是說大部分都不好看,可能只有克拉克蓋博的鬍子是加分的,連帥哥強尼戴普在《色遇》〈The Tourist〉中的鬍子造型都失去他原有的魅力〈《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例外〉,對白無趣,整部電影難看得要命,裘莉也成了人偶。感覺就是把好萊塢的俊男美女排列組合硬湊的電影。還有有些人老了都還保持年輕時的輪廓,或說「原味」,史恩康納萊就是,喬治克隆尼也算是〈也許他還不夠老〉。蓋皮爾斯在《鐵面特警隊》〈L.A. Confidential〉中清新的「小聰明」〈藍色小精靈中〉造型,在本片中雖也是正面形象,卻原味盡失。一部電影好不好看,明星魅力非常要緊。我最近看了喬治克隆尼的《型男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跟《完美狙擊》〈The American〉,那種跟人群保持疏離關係甚至完全孤獨的異國殺手,好像非要找他演,但聽說在片廠他卻是最愛搞笑合群的人。

  話說這個小傑,忘了說這是澳洲電影,他因為涉世未深,警察認為可以感化他成為證人。直到他的女友死在舅舅手中,他的無感才消失,在女友家中涕泗縱橫一幕真是驚人!於是他選擇加入警察的保護證人舉發舅舅入獄,但別忘了外婆跟警察是互通聲息的,她說動警察去殺他,他逃掉了。這時他明白保護自己只能靠自己。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就在它沒有為所謂正義塗脂抹粉,這夥人報復來報復去不叫正義,親情不能信任,執法人員是合法的黑道,他只是要在沒有法則的叢林中闢一條生路,展現力量找個立足點。


  《危險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是澳洲導演彼得威爾早年的電影〈記得《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梅爾吉勃遜與雪歌妮薇佛主演,其中一位靈魂人物侏儒攝影師〈他的角色就像在戲中操作皮影人物的手〉由矮個兒的女演員琳達杭特飾演,表現非常突出!一點都看不出他是女人。

  蓋〈梅爾吉勃遜飾演〉是一位從澳洲外派雅加達的記者,此時的印尼在政治上正處於動亂,他的前任老早遁走,幸好在中澳混血的老鳥比利〈琳達杭特飾演〉引領下獨家採訪了共黨領袖,兩人成為最佳拍檔,也發展出一段友誼。對印尼當時的貧窮混亂,比利引用了托爾斯泰的話,托爾斯泰對貧窮混亂深惡痛絕,「我們能怎麼辦?」即使他跑到貧民窟去散財。看起來導演以一個白人的眼光看第三世界的貧窮,他很節制地不想用煽情鏡頭來消費它,但還是不免不時地關懷。影片中蓋報導了一個村落的慘況,女主角說我室友感動哭了,他問妳呢?「太戲劇化了」,你可以少用幾次「黯淡的眼神」。這也許透漏了導演或是作者的自覺。這部電影由小說改編,對白精彩,意象鮮明,有點格雷安葛林的味道,例如南亞的異國、男主角對愛情與名利的取捨。

  Max雖然老是播吸血鬼的電影,有時也會播一些經典,在影音店或網路商場都遍尋不著的舊片,撫慰一些老靈魂,例如《逍遙騎士》〈Easy Rider〉、《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疤面煞星》〈Scarface〉........等。傑克尼克遜也是經典演員,從1969年的《逍遙騎士》到現在,40多年過去了,儘管身材發福,他亦正亦邪的臉部表情還是充滿戲劇性,不像有些從頭到尾面無表情號稱個性演員。HBO現正播出《幻世浮生》〈Mildred Pierce〉迷你影集,小說改編,凱特溫斯蕾和蓋皮爾斯擔綱演出,由《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的導演陶德海恩斯重現《遠離天堂》〈Far Form Heaven〉〈他另一部電影〉那個年代的氛圍。HBO想必拍多了給男性看的戰爭片、格鬥片,想拍一部給女性看的吧,可惜蓋皮爾斯的鬍子跟中分髮型不夠俊,凱特溫絲蕾演技好,但那個年代的服裝她穿起來也古板臃腫,可惜了這片的大製作。

  MOD的冒險旅遊台有兩個節目我會看,《媽呀!我在XX》〈Don't Tell My Mother〉跟《長路迢迢》〈Long Way Down〉,前者由迪亞哥主持,他跟老是介紹世界頂級旅館或敗金之地的美國人不同,專找一些冷僻的地方介紹一些讓人跌破眼鏡的風光,例如巴基斯坦的性虐情趣用品製造商店、委內瑞拉跟哥倫比亞邊界騎單車走私汽油,等等,還滿顛覆的。《長路迢迢》是伊旺麥奎格跟查理騎機車從倫敦到南非開普敦的跨洲冒險,重頭戲為穿越非洲腹地,這是一塊神秘、封閉的土地,路況時好時壞就看當地國家的建設或貧富。

  最近讀了一本書,《維迪亞爵士的影子》,維迪亞就是奈波爾,千里達出生印度裔英國人,1990年被英女王封為爵士,2001年獲諾貝爾獎。保羅索魯寫這本書時他還沒得獎,只是年年被提名年年落選,可能跟他對第三世界尖銳的冷嘲熱諷有關,也就是政治不正確。旅遊作家保羅索魯描寫奈波爾跟他持續了30年的友誼,最後奈波爾再婚的夫人不滿他為前任妻子寫訃聞,針鋒相對斷了連繫。當初保羅與遠從英國來的奈波爾在烏干達認識,奈波爾教導、鼓勵、提攜了這位後進,所以他稱自己是他的影子。有很多是描寫非洲的,讓我對非洲有了一層異於昨日的想像,也對這兩人熟稔似朋友。然後《長路迢迢》讓我審視眼見與文字的落差,當然保羅描寫的非洲並非今日的非洲。最讓我驚訝的是盧安達,盧安達在十多年前歷經一場種族大屠殺,短短時日死了一百萬人。經過血的洗禮,痛定思痛,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種族融合與先進的國家,單看他們平整無礙的馬路就知道。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謎霧莊園》‧ 我在,故我愛

  乍看勞勃阿特曼2001年的《謎霧莊園》〈Gosford Park〉與尚雷諾的《遊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大片獵場的獨立莊園、年代、宴會、打獵、階級.......等等,但大師向大師致敬之餘總能拍出全然不同的故事。《遊戲規則》有點像《仲夏夜之夢》之亂點鴛鴦譜,《謎霧莊園》則非常犀利地點出階級中的階級,金錢、性與愛恨,這些全都隱藏在各自的祕密中。勞勃阿特曼像完美棋局般,每個動作每句話都在為下一步鋪陳,直至水落石出。通常看電影的樂趣大都在第一次觀賞時,但這一部卻經得起一看再看,甚至第二、三遍時更能發現處處玄機的猜謎樂趣。

  以下感想:

  法國的雇主與僕傭關係似乎沒有英國的階級關係那麼嚴苛。

  原來所謂探長竟然連一個僕傭都不如,看他喜形於色似乎好不容易碰到個謀殺案件,卻辦案無方又無能,對比他行的助理頤氣指使。譚涵夫人的貼身侍女瑪麗光是來回聽了些八卦流言,就對案情了然於胸。

  年紀最大的女人譚涵夫人最尖酸刻薄又精打細算。

  僕傭是沒有自己的名姓的。

  上層階級之間的虛情假愛完全建立在金錢利害的關係上,反倒僕傭對情或性有單純分明的愛恨。

  遊走在上下兩層之間的最惹人嫌。

  還有.......再說吧。


  《北非情人》〈Hideous Kinky〉與多年前看的《北非行路遙》〈Exiles〉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關於追尋的主題與當地音樂、甩頭儀式。

  1972年間,凱特溫斯蕾飾演的一個婚姻觸礁的母親帶著大小女兒,從倫敦遠赴摩洛哥,尋找性靈的超脫與解答。因為等不到丈夫寄來支票困在馬拉喀什的一個幾層樓的大雜院裡,在現實與睡夢中都惡夢連連。其間邂逅了一位捲髮的當地男人,好笑的是她因為第三者而逃離,卻又無意間成了第三者。

  大女兒早熟又叛逆,妹妹問她長大後想當牧羊人嗎?她回答我想當正常人。讓我想起一本書《嬉皮與喇嘛的孩子》破報上的簡評,「苦日子從你媽變成嬉皮那天開始」。「許多那些在60年代的公路旅行車堆滿垃圾的後座或是喜瑪拉雅山底下被生出來的小孩,一點都不喜歡住在藤蔓編成的樹屋看爸媽或是開車路過的婊子拉K〈吸食禁藥〉,以及在公社裡叫每個人媽媽的生活,也不喜歡被取印度怪名字或是吃亞洲豆腐,他/她們痛恨那些追求所謂性靈自由以及十歲就要開始性解放的生活,他/她們擁有一切可以想像出來的青少年悲苦與孤獨,還在第一頁就跳樓」。很傳神地道出嬉皮子女對完全解放無序的生活沒有選擇的無奈,所以嬉皮之所以解放在他們的選擇,嬉皮的子女一如我們的童年並沒得選擇。這個姊姊渴望上學穿制服,並且靈透地看穿母親追求的矛盾與空洞、不切實際。

  對思想言論上的自由解放我要求沒有邊界,但實際生活中我是文明的重度依賴者,所以對嬉皮在物質上的隨遇而安我既佩服又困惑。年輕時曾參加過野營活動,之後就打退堂鼓。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好好的床不睡,要到崎嶇不平的野地去餵蚊子,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不在餐桌上好好吃一頓,非要到野外水、火都不方便的地方辛苦烤肉,連洗個手都有困難。總之,對嬉皮餐風露宿的冒險刺激我只能欣賞,絕對無法參與。

  去年看了一部也是關於女孩與她的嬉皮父母的電影《刺蝟與女王》〈My Queen Karo〉,全片渾然天成,非常自然地將女孩透過母親的痛苦,母親的愛與隱忍,與局外人或電視上如何看或報導他們這一夥「屋霸」,父親無力的抵抗與辯解。片尾她的成熟與選擇,輕輕淡淡地揮別童年。有人推薦另一部《刺蝟與優雅》〈Le Herisson〉,我卻覺得很造作。回到《北非情人》,母親帶著小女兒〈大女兒選擇留下〉一路攔便車終於抵達阿爾及耳蘇菲教派的靈修聖堂,也是她追尋答案的終站,剛巧趕上教主的葬禮。沉澱數日終於可以面見「掌門人」,三言兩語,長老問,妳還愛他嗎?她一時無語隨即激動落淚,她回答我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

  北非夢醒,但還是受困於金錢,捲髮情人偷偷地拿他在觀光局工作的騎士制服去賣,買了三張回倫敦的機票匿名寄給她,讓她們起程回家。說實在這個故事很蠢,裡頭只有大女兒是清醒的,但誰年輕時沒做過蠢事呢?我不知道,也許經過這一趟旅程,她有所領悟。而在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也可以是一樁浪漫的情事,就像此刻這部電影的回顧。關鍵卻在於他不顧自己,犯下當地的重罪──偷竊,然後用她認為比起性靈不甚要緊的錢買了三張機票。

  相對於《北非情人》的金錢匱乏,豪門中的女人是否能隨心所欲?《我愛故我在》〈I Am Love〉,蒂妲史雲頓是一個俄國遠嫁到義大利豪門的女人,子女長大各自忙碌,她呢,錦衣玉食、僕傭成群卻難掩隻身獨處異國與空守豪宅的孤單。這部片可以說是義大利版的查泰萊夫人,卻結合了食慾與情慾。

  兒子因賽車與對手成了朋友,這位朋友也是個大廚,自己在山上種菜當食材,也算是個園丁,哇!隱喻出現了。這位查泰萊夫人嘗過幾次這位大廚的料理深受感動,挑動了她的味蕾與心弦。當然主旋律之外也稍稍觸及傳統產業不敵全球化的併購風潮,兒子想維護家族的紡織廠,丈夫卻站在對立面,兒子孤掌難鳴,卻爭取到一筆資金能與朋友合作開餐館。夫人在兒子不知情下與大廚萌生花火,陽光下的野地與大宅的陰暗成了對比,大自然的生機讓豪宅更顯無法忍受的虛空。兒子因為一道他最愛的傳家湯發現秘密,母子在黑暗的池塘邊起了爭執,兒子不慎摔落池塘,頭撞到石塊不治死亡。

  生機乍現又蒙上悲劇的陰影。最後夫人向丈夫坦白,獨自離去,愛上女人的女兒含淚面露笑容........。就是這麼回事兒,有誰能抗拒美食的誘惑呢?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無情荒地有情天

  去年的奧斯卡選片實在乏善可陳,除了《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跟《第九禁區》〈District 9〉之外都沒有吸引我的片。今年的最佳影片也反映了影藝學院的大眾口味,《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是不錯啦,給個最佳男主角也還ok,畢竟大家都被他臉部肌肉的抽搐搞得緊張兮兮,好似他的演說比宣戰還危機重重。這樣說好了,假使我要收藏,我絕對選《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昨天又重看了一次,還是很讚,應該是去年最好的一部。導演大衛芬奇明顯比他上一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高出很多,當然也比《王者之聲》層次豐富。也許有一部分要歸功編劇。《王者之聲》讓我們平民百姓一窺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與限制〈他哥哥艾德華就不肯受限,倒是馴服於女人,贏得美名〉,那個「郎中」摒棄階級成見,傾聽他的成長挫折,作他的朋友,鼓舞他。傑佛瑞洛許不卑不亢的表現非常成功。

  連著兩天都在國賓長春影城同一廳看電影,我以前很不喜歡長春戲院,交通不便〈從我這到那〉又老舊,後來國賓接手改成全新小廳演藝術電影就是非好萊塢片,我之前去過一兩次感覺不錯。先看柯恩兄弟的《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2010〉,再看《冰封之心》〈Winter's Bone〉,都在只有四排座位的13廳,沒幾個人,我覺得很自在,腳要盤起來都可以,我還帶了坐墊,好像在家一樣。

  好巧這兩片都講少女的成長故事,《真實的勇氣》重拍約翰韋恩的西部片《大地驚雷》〈True Grit 1969〉,柯恩就有辦法把原來的經典拍得氣度恢弘生動又有趣。主角少女麥蒂14歲,卻有著驚人的成熟智慧跟毒舌,加上復仇的堅強意志。《冰封之心》的現代少女芮17歲,身負撐起一家的重擔,面對事情冷靜捍衛追索不放棄,還堅守黑白兩道不成文規則。

  除了少女之外犯罪與執法人員跟著時代而不同,從前的罪犯就是打家劫舍公然殺人比較笨,現在的罪犯集體製毒販毒在隱密處把人做掉;從前的執法人員雖然不見得很正直,但面對歹徒毫無懼色,現在的執法人員比較怕死,柿子挑軟的吃。麥蒂的父親幫了歹徒卻因為兩枚金幣被殺,對殺他的兇手麥蒂誓言復仇,她要用談判技巧對付奸商,也用行動的決心應付她雇用的警方人員,面對她要繩之以法的歹徒也冷靜自持,真是少有的女孩,非常激勵人心。

  芮的父親就是罪犯,但她認為父親盜亦有道,他的行為他自己負責。父親用住宅山林作抵押保釋出獄就不見蹤影,為了保住家宅與住在裡頭的失智母親與弟妹,她必須找到父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看多了美式青春校園電影真不相信美國還存在這樣的女孩,雖然貧窮卻堅毅有志氣,也非常激勵人心。影片中還用了些篇幅講鄰居朋友們的友善幫助。

  其實這部電影跟去年的《冰原之心》〈Frozen River〉很像,只是《冰原之心》的主角是中年〈接近老〉的婦人,由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女配角梅莉莎李奧飾演,演得非常真實自然緊扣人心,尤其一開頭把那種落魄失意的風霜刻劃在臉上的無奈女人,有一種懸疑一種過去讓人想探究的氛圍很成功。然後為了錢她與一位原住民女孩幹起非法勾當,你會諒解並且替她擔驚受怕。我說相似的地方在於這兩部片都是描寫美國邊荒底層生活的貧窮人家,也點出這些人犯罪的原因,讓我們對好萊塢的夢幻美國有另一層感受。


  偶然間看了一段蓋瑞歐德曼的《流血的羅密歐》〈Romeo Is Bleeding〉,他演的警察正被錢和女人搞得焦頭爛額,難得坐下來跟太太聊天。
  「我們去看真善美音樂劇時你哭了。」
  「我從來不哭。」
  「我們結婚那天你哭了。」
  「娶到妳誰不會哭。」

  《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中,湯姆漢克斯這個符號學家想進教廷的資料庫調查,伊旺麥奎格演的神父代理駕崩的教皇。他說:
  「我有權讓你進去,但我還沒准。...你相信上帝嗎?」
  「............」,拐彎抹角一堆話意思就是不信。
  「你有信仰嗎?」
   猶疑了一下,
  「信仰是恩賜,我到現在還沒接收到。」哇這個回答既誠實又討好。
  「你可以進去了!」

  還有一部講羅斯福總統如何因為小兒麻痺症所帶來的自卑自憐而躲倒一個溫泉區治療,雖然腳沒治好,跟同病患與治療師之間的相處卻治好了他的心病,重回政壇的經過。原來小兒麻痺不是小孩才會患,他到童軍營去作政治秀,跟小孩一塊用水池的水洗臉,幾天後發燒,病就發作了,那時離沙克公布疫苗還要近半個世紀。

  最近看到康德對「善」的標準,天啊其嚴苛無比,看了之後會讓人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卑鄙。他讓我想到老子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正義── 一場思辯之旅》〈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是哈佛教授麥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的公開哲學課,在Youtube可以找到,某些還有中文翻譯。康德是其中一課,現代人真便利,要什麼樣的知識,上網就可免費取得。我看的是書。

  康德說要評估某一行動的道德價值,就要評估其動機,而非其後果。不僅利己沒有道德價值,所有滿足自我需求、渴望、偏好、胃口之嘗試〈美食家?〉,也都沒有道德價值。只有出於義務動機的行動才具有道德價值。例如童叟無欺,為了童叟無欺而童叟無欺,與為了商譽、廣開財路而童叟無欺,兩者有天大的道德差異。只有固守原則才符合義務動機,才是唯一具有道德價值的動機。把道德建立在利益偏好之上,適足以毀掉道德的尊嚴。這種道德不教人明辨是非,只教人工於算計。所以他反對功利主義,反對少數服從多數,陷少數人的人權於危境。

  關於自由,他把自由定義得更嚴格更苛刻。人在像動物一樣趨樂避苦之時,其行動並非真自由,而是成為食色愛慾之奴隸。凡是受到生理決定或社會制約的行為,都不是真自由。行動要自由,就必須自主,自主就是按照自訂法律,而非按照天性指揮或社會習俗。〈天哪,那麼人有自由嗎?〉

  康德強烈反對說謊,即使兇手出現在你家門口,而你的朋友就躲在你家〈想想「安妮的日記」的安妮〉。這時他還是反對說謊,但可以說有誤導效果的真話,「一小時前我在街頭看到他,在雜貨店裡。」哲學教授還特別舉八竿子打不著的柯林頓偷腥的例子,柯林頓告訴美國人民他和魯文斯基女士並沒有性關係〈後來辯稱是字典上定義的那種〉。在彈劾聽證會上,總統的律師承認總統該受譴責,他的聲明也有誤導跟欺瞞,律師唯一拒絕承認的是總統有說謊。教授認為不厭其煩地泡製出技術上不算謊言的誤導之辭,是在向道德律表達敬重,不管是多麼迂迴的敬重。他結論說柯林頓跟康德之間,竟然有個出人意表的相似之處。看吧,哲學教授也不是那麼一板一眼的。

  《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改編自格雷安葛林的原著,還是葛林一貫想探討的道德難題。一個破產作家應十多年未見的老友之邀來到維也納,時間是戰後的1949年,初來乍到卻得知好友在自家門前車禍身亡,他剛好趕上葬禮。接著一連串人物的出現讓他懷疑是謀殺,過程中他又愛上好友的女友。這部是黑白片,戰後的廢墟、暗巷、街燈、放大拉長的黑影、下水道的鬼影幢幢.....,在在都營造出黑色電影的驚悚懸疑。愛情、友情與正義,在反反覆覆的背叛考量中,美麗的女人永遠是首選,難得本片的美麗女人既不蛇蠍也不賣弄性感,對愛情還很執著,完全不甩他,就足以讓他背叛朋友。所謂第三個人除了指車禍現場一個神秘蒸發的第三者外,我想他也是愛情的第三者吧。


  《無情荒地有琴天》〈Hilary And Jackie〉講天才與普通人的人生。兩姊妹希拉蕊與賈桂琳從小感情非常融洽,因為不同的選擇以至於有不同的際遇。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在轉折處就帶出不同的應對。

  姊妹倆從小在媽媽的引領下先是姊姊的長笛光芒畢露,妹妹想要趕上跟她一塊參加演奏,於是全心投入她的大提琴。在一次比賽中兩姊妹一起贏得冠軍,姐姐因為是常勝軍,眾人的焦點於是落到妹妹身上,被冷落的姊姊漸漸失去信心與興趣,反倒妹妹日益精進,被譽為天才。

  長大後天才走上常年在異地巡迴演出的生活,她說我才表演了一場就被定下兩年的約。姊姊戀愛結婚,妹妹試圖阻止沒有成功。天才因為專注某樣事物,所以對人情世故的認知非常欠缺,加上眾人的吹捧,可以予取予求。故事分兩段說,姊姊的遭遇與妹妹的遭遇,聚少離多的生活偶然有交集,卻是妹妹提出要分享姊夫。天才的跋扈與普通人慣常的退讓,讓天才為所欲為。但天才的病情漸漸顯露,多發性硬化症讓她在這個世界傲人的也是存在唯一的意義頓時失去憑藉,從雲端摔落谷底的痛比病痛還痛。也許普通人沒有大起大落的平凡是細水長流的另一番滋味吧。有一幕在妹妹病重時姊姊來探望,經過瑪歌芳婷杯晃交錯的宴客〈舞蹈家瑪歌芳婷邀她去家中養病〉,走進她正與病魔拉扯的偌大房間,真是人間地獄的寫實。42歲含恨而終〈1945─1987〉。

  這是根據希拉蕊與弟弟皮爾斯撰寫的同名傳記改編,所以是一種觀點,像在描寫妹妹時,她的坐姿常常就是演奏時的姿態,我行我素不管旁人的任性,也許就是這種熱情貫注的音樂才能發光發熱感動世人,賈桂琳‧杜普蕾的艾爾加協奏曲至今不作第二人想。這也是貫穿全片的配樂,起落之間非常震撼動人。

  【後記】Rebecca Cheng回應:關於《無情荒地有琴天》〈Hilary And Jackie〉,1999年,希拉蕊的女兒Clare Finzi 公開批評她母親的故事,對事件有不同的說法。她說,她的父親是一個通姦頻繁的男人,勾引了當時感情脆弱、有迫切需要的姨媽(賈桂琳),以滿足他自己的自我。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愛情的盡頭》,帝國的盡頭《萬曆十五年》

  終於看完《愛情的盡頭》〈The End of The Affair〉,過年流感躺床上不想看花腦筋的書,就拿這本擱了很久的小說看。其實不管電影或小說,描寫愛情是最無聊的,儘管當事人百味雜陳。

  前些日子看了濟慈的愛情故事,珍康萍導演,《璀璨情詩》〈Bright Star〉,除了詩很無聊〈翻成中文更無聊〉,兩人之間的互動也無聊到死,濟慈25歲就死了,不然還要無聊更久。至此我完全放棄「詩」的電影,也是之前的《HOWL》,艾倫金斯堡被控猥褻遭禁的一首詩,法庭上正反兩派激辯後,最終維護了創作的自由。至於詩的部分除了念白還以動畫呈現,我完全無法領略。

  珍康萍早先的《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簡單卻非常好看,可見愛情一定要不倫或是百般阻隔如《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戲才能緊繃。

  《愛情的盡頭》也是描寫妻子的外遇。看似描寫情人幫丈夫找徵信社的荒謬情節,實際上卻在探討嚴肅的信仰。看來宗教信仰一直困擾著作者。就像唐諾的一篇導讀中提到格雷安‧葛林在《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中有兩句對話,『你不覺得沒有上帝,一切都會沒有意義嗎?』『正好相反,我常覺得有了祂,所有一切才變得毫無意義。』,就是這句話,有上帝的人把希望寄望在死後的天國,就算真的有天國好了,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馬助夫兄弟》中借伊凡之口說的,『假使世間一切苦難只為取得那張天國的門票,那我會把門票退還,因為那完全不對等』。女主角為了一個對天主的承諾,讓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塵世受苦,所以男主角說這是一個記述妒恨〈天主〉遠甚於情愛的故事。最後他禱告「主啊!永遠別再打擾我了吧。」,我覺得他是認真的。

  1991年格雷安‧葛林〈1904-1991〉引用英國詩人羅伯特‧布朗寧的詩句作為墓誌銘,我覺得也是他小說中主人翁的處境。『我愛看的是:事物危險的邊緣。誠實的小偷,軟心腸的刺客,疑懼天道的無神論者。』

  葛林還滿能說故事的,一段情事,從情人、妻子、偵探、丈夫的角度去看,之外天主還加入攪局。另有一位疑似情人的反神論者。最後一章比較無趣,也許為了彌補女主角的犧牲,他努力描繪「神蹟」,反正就是講故事,只反映了他自身對信仰的心虛。電影其實把人物和一小部分情節做了更動,但主軸仍在,就像《布拉格的春天》,改編得較簡潔,但不失原意。倫敦的陰沉、雨霧、暗夜在小說中也嗅得出來,若要說電影比原著差的地方,我會說那個年代的服裝髮式真是保守到令人不耐的地步,整個影響到電影的觀感,小說就隱藏了這部分。

  趁這幾天暖和有陽光,我就從家裡走到台大,有時候我會在家磨蹭到太陽西斜,也還是要走走,免得霉掉。我大約估計啦,去掉太冷、太熱跟下雨,一年當中能走的日子只有一個月吧。到台大誠品逛逛看有甚麼書,我最近又對看書恢復興趣。有些書你翻開看兩行就會喜歡,有些名氣很大可就是不想看。

  前一陣看的《萬曆十五年》,起先覺得嘮嘮叨叨,鉅細靡遺,只差沒寫皇帝吃甚麼拉甚麼。後來越看越有意思,從開頭說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到最後一段的呼應,『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人身敗,有的人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這就是儒家治國的下場,整個帝國不用技術和經濟的力量來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今天仍然有人相信道德治國!〉,結果只能事與願違。海瑞在判決財產疑案時所持的「與其屈兄,寧屈其弟」等等標準,堅持維繫倫理綱常的前提,現在看來很荒謬,當時他可是正義的化身。官僚們對「四書」的原則有的人僅僅視為具文,拿來做職業上的口頭禪;有的人卻一絲不苟,身體力行;另外有些人徬徨於上述兩者之間。但不管如何,他們都失敗了,就如同書中結語,在個人或大明帝國都是無分善惡,沒差啦。

  作者分幾個篇章講皇帝、首輔、文官、武官,他們自己與互相之間的關係。吳思的《潛規則》就指出黃仁宇講了這麼多這麼詳細,唯獨缺了最關鍵的官吏集團與農民集團之間的關係。中國歷史朝代更迭像個迴圈,當戰亂止息,沒有大的天災,民兵可以回家耕種,官僚集團尚未膨脹,就是太平歲月。可是當官僚體系大到底層的農民養不起的時候,所謂十羊九牧,將羊吃到絕種,食肉動物也隨之絕種,帝國也就亡了。我覺得《萬曆十五年》跟《潛規則》一起看還滿有趣。

  關於閱讀,「個人意見」說得好,『幾乎沒人提到閱讀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總是它可以訓練你什麼,增加你什麼的,一切好像都要加上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可以,其實閱讀不閱讀,就是看你高興罷了,我覺得閱讀很有趣,那是我閱讀的理由,如果有人無法體會閱讀之樂,寧願做別的事,那也不值得旁人替他憂心,就像我不會因為有人無法理解買鞋之樂而感到憂心一樣』。我覺得關於生命也是,太多人想賦予意義或目的,我們的存在或不存在不過是偶然跟機率罷了。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前世今生

  既然電影可以亂無章法還受到知名影評人跟大師們一致讚頌──《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那麼文字當然也可以〈當然可以,又不是要取悅別人〉。我承認看完波米叔叔很生氣,加上一個有眼無珠的登徒子趁黑騷擾老太婆,真是有氣沒處發。我們看電影當然是根據經驗感覺〈大多是歐美電影的說故事方式與直覺〉,電影理論技法我們不懂也不管,我們只是從影像邏輯中找出故事甚至意義或單純好看。我們帶著期待進入電影院,就像等著掀開一個密封的禮物盒,有時期待會落空,但頂多失望而已。這部加持了那麼多光環,期待當然更高,但它的隨心所欲、無聊、毫無邏輯、想說甚麼就說甚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還一本正經。我想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嚴肅。我一直想走又想一探究竟,結果就是無言了。

  下面這些文字雖然寫的時候思緒清楚,但放在一塊就像一個失去條理的腦。又怎樣呢我只是在儲存我生活的切片而己。

  為什麼生可以無痛〈無痛分娩〉,死卻不能「安樂」?

  柏蘭芝在一篇寫左小祖咒的文章裡說『我們這輩三十歳後段的,該平庸的已經平庸的一帆風順了,該腐化的已經腐化的心安理得了,該發瘋的也已經懂得按時吃藥了。』適用所有人。

  「阿滋海默症能造成狂喜,疼痛造成憂鬱,缺乏維他命B12造成內疚。」──《豪斯醫生》〈House,M.D.〉影集。其實人的身心狀態,都是身體中的化學成分造成的,青春期的荷爾蒙最明顯。

         * * * * * * * * *

  《騙行無阻》〈The Brothers Bloom〉在辯證騙子的人生、愛情的虛實。兄弟倆從小就在寄養家庭不斷遊走,不斷闖禍,直到有一回他們找到其中的意義。哥哥編寫故事,弟弟作角色扮演,在扮演他人時行騙就不是騙了,讓弟弟可以自在地進行。直到一個富有美麗又奇怪的肥羊出現,她的怪異讓弟弟懷疑她是哥哥安排的角色。他愛上了她。弟弟想回歸真實自我,但哥哥勸他做完這一票。角色是假的,感情是真的。對被騙的怪異女子來說,感情是真的,愛的對象是假的,也就是虛幻的。所以說愛情是瞎的。至於人生,儘管他們不斷地變換角色,卻不影響生命的真實或虛幻,因為,這就是生命的本質。考夫曼的劇場理論:人生就是不斷變換舞台的表演。他們只是功能目的更明確地去執行罷了。就像電影中的動物明星或動物表演,牠們並不知道自己在演戲或表演,那就是牠們的生活牠們的人生。

  騙徒的師父說了一段話:「像我們這樣的人,眨個眼就知道一切都是假。就像彼得走過水面,或是卡通人物衝出懸崖,如果帶著懷疑往下看,你就會摔下去。那是我們生活的代價,我們羽翼上的蠟」。

         * * * * * * * * *

  看了《香奈兒》,無聊死了簡直浪費膠卷,她不是很精彩的嗎?能說出「抄襲是最真誠的讚美」的人應該不是那麼平板無趣的吧。就有人能把精彩的人生拍得很無聊,也有人能把無聊的生活拍得很有意思如賈木許。另一部《爆料大師》〈The Informant〉很有趣,對白特多,還好我沒在戲院看,字幕一定來不及看。史蒂芬索德柏導演,裡面講到的大企業跟玉米有點關連,講到玉米跟伊利諾也有地緣關係。索德柏講故事切換超快,節奏緊張,還玩了一些畫面說話分離的意識流。起先一直以為是小蝦米扳倒大企業的正義片,因為《永不妥協》《瞞天過海3》到《切格瓦拉》都有類似這樣的議題,到最後才發現哈哈不是差遠了。他是跟影迷玩捉迷藏,惡作劇吧。

  裡面一段話很有趣:「北極熊覓食時,會蹲伏在冰洞口,等待海豹探出頭,牠們用手掌遮住鼻子,便融入背景,因為牠們鼻子是黑的。鼻子以外牠們很難被發現。問題是?牠們怎麼知道自己鼻子是黑的,因為看到其他的北極熊,還是看見自己水中倒影心想:‧‧‧嘿嘿只差鼻子我就隱形了。這個想法對北極熊可能複雜了點。」

         * * * * * * * * *

  過年重看了馬丁史柯西斯的《賭國風雲》〈Casino 1995〉,勞勃狄尼洛跟莎朗史東主演。賭城、黑幫加愛情,重看還是很好看。這樣把黑幫如何洗錢,賭客如何作弊,賭場如何穩抄勝算,如何懲罰作弊的人,如何跟政府官員勾結,如何擺脫層層釘哨,鉅細靡遺一一披露,應該真的是真人真事改編。當然主要還是描寫美麗笨女人愛上廢男,然後這個精明、從未失算的賭城經理又愛上笨女人。夾雜與殺人不眨眼的兒時好友之間的一本胡塗帳。精彩、血腥、八卦盡在其中。馬丁真的很會拍這類型的片。

         * * * * * * * * *

  雖然加裝了MOD,但還是沒有一台可看的節目。不小心轉到Discovery正播出“馬文追企鵝”,我第一回看這節目,覺得不錯就看下去。馬文應該是替英國電視作這個企鵝生態報導。

  影像的力量其實超大。小企鵝的父母生下小企鵝後會離開大約兩個禮拜去覓食,牠們的肚子就是冰箱。回來到海岸邊就用聲音呼喚自己的子女,牠們只肯餵養自己的小孩,甚至還會啄斥別家小孩。我不知道牠們怎麼辨識,怎麼看都一個樣。鏡頭前有闔家團圓的歡樂畫面,然後鏡頭切到一群沉默的沒人認領的瘦小企鵝,蠟蠟黃的毛色,目光呆滯,垂頭喪氣,動也不動地被圈在喧鬧之中。報導說牠們的父母可能被海豹吃掉了。其中有一隻特別小頭特別低,那個畫面叫我難受好久,讓我想起北一女的那隻阿基米德。牠們應該都餓很久了,也等很久了。

  我在想據說人類的演化中直立是一個突破,那麼企鵝的直立視野並沒有開拓牠們的腦,否則怎麼會任憑小企鵝們餓死呢?想想哪天被海豹吃掉的也許就是自己,那自己的骨肉下場就是如此。所以我一直相信助人就是自私的最大化。

  馬文後來又去拜訪一對企鵝夫婦,牠們是那一帶長得最大的。牠們會趁鄰居不在的時候偷築巢的草,鄰居回來還會裝無辜,真好笑。馬文路見不平,去拔了一些草送給鄰居,他說他不想破壞生態,但是這樣作不影響的啦。

         * * * * * * * * *

  剛剛HBO播強尼戴普演的《頭號公敵》〈Public Enemies〉,電影本來就不是史實,它主要是導演或編劇的觀點。尤其結尾這個大盜公然進入芝加哥警局,還是狄林傑專案小組的辦公室,他不慌不忙地瀏覽牆上自己的檔案,宛如回顧自己的豐功偉業也憑弔一些死難的夥友,還問圍成一堆在聽球賽的警員比數多少,實在太誇張了,是在羞辱警局嗎。他最後看的那場電影也有意思,影片中的克拉克蓋博跟螢幕下的他都留了小鬍子,根本一個模子,結尾的台詞是「生得痛快也死得痛快」。他走出電影院後,一個很酷面無表情的警員槍殺了他,俯身聽了他的遺言,之後去監獄找狄的女人比莉,告訴她:「他說轉告比莉,再見了!黑鳥」。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說完就走,但對照比莉的反應就有所謂的劇力了。你知道嗎這部片中的警員頭子就是克里斯汀貝爾,他現在都演一些陽剛的角色,可是多年前那部同志電影《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他在片中塗脂抹粉穿高跟鞋,讓我大大吃了一驚,但那樣子也很ok,反而現在的樣子有點弱。

         * * * * * * * * * 

  最近天氣涼了,我雖然也想多出門走路,但身體還是不適,所以在家看電視比較多。從電影台看電影就是隨機,常常無法完整看。前幾天看了一片《送信到哥本哈根》〈I am David〉後半,算是溫馨感人吧,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也還蠻好看。中間有一段是12歲男孩大衛流浪到瑞士邊境,遇見一位正在寫生的阿嬤。阿嬤邀他回瑞士的家,途中經過入境關哨,他緊張了。阿嬤看出他有隱情,說沒關係的。穿制服的人要他的證件,阿嬤說他是我孫子,早上匆忙忘了帶,那人不放行。阿嬤說他只想進入貴國一下下,推翻政權就馬上走。那人想想似乎也沒那麼嚴重,說,等你掌權別忘了給我們加薪。於是輕鬆過關。


  另一部以動物園為背景,台譯《偷雞摸狗》,英文片名《Fiercees Creatur》比較切題。潔美李寇帝斯,凱文克萊,約翰克里斯主演,前兩位我認識,約翰克里斯是熟面孔但不認識,他也是本片編劇,想來應該也是多才多藝,礙於長相沒大紅過。他算是冷面笑匠吧,這部片很好笑,諷刺也很能娛樂人。凱文克萊一人分飾兩角,演跨國企業的老闆跟兒子,父親很鄙視這個兒子。兒子跟老爸要錢,老爸說憑甚麼,兒子說你毀了我的童年,老爸說怎麼可能,我根本不在家。女主角愛上約翰克里斯,凱文克萊尖聲驚叫他穿這樣〈很聳〉妳還.......,她回說衣服可以脫掉。還有諷刺中國的,這是1997年的老片,這樣的諷刺現在還合時,可見........。老爸的企業之一拿到中國的死刑全球轉播權,還保證一星期處死5個〈馬政府正快馬加鞭趕上〉。為了行銷兒子在園內擺了一隻機器熊貓,全體員工嘩然,他大叫難道要我帶遊客去非洲,員工說是中國,他又大喊這是比利時製造的,我才不要中國的爛貨。

         * * * * * * * * *

  在max看了《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片要這樣譯,當時正在建鐵路的西部,真的是黃沙滾滾。亨利方達、查理士布朗遜、克勞黛卡蒂娜主演,這幾位都是當年的一線紅星。導演是義大利的沙吉奧‧里昂,配樂是顏尼歐‧莫利克奈。《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導演配樂也是相同組合。

  這部西部片應該是空前絕後了,我沒看過西部片用那麼多的內心描寫,動不動就用臉部3/4〈下巴以上頭髮以下〉的大特寫,捕捉臉部細微表情跟眼神〈男主角從頭到尾包括他所有的電影都只有一號表情,和臉部的橘皮組織〉。還有非常動人的文藝腔女高音配樂,原本應該不搭,可是這部片的節奏緩慢,風塵僕僕、粗曠、從不洗澡的男主角會吹口琴〈也是這部片的關鍵主題〉,不斷出現很感性的慢動作回憶畫面,不知怎麼就把悲情跟沙塵融合了。美艷的女主角是一定要洗澡的,除了清潔還有別的很重大的作用。對白很實在,例如最後那個逃犯拖了很久臨死跟他說,當你大限來到那天,最好禱告開槍的是高手。總之這部片有轉折的劇情,精彩的對白,動人的音樂,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西部,當然還有殘酷血腥,真的很好看,但你要能夠適應這種緩慢的節奏,聞天祥說現在的學生看老片都希望能快轉,尤其《2001年太空漫遊》。這部2小時45分的是完整版。

         * * * * * * * * *

  自從吃完東西要馬上刷牙後,我就沒有出門的動力了,連帶生活也沒勁。吃東西只是為了明天出來時順暢。頂多在家看看波登的美食節目,吞吞口水,或看他寫他如何追逐完美的一餐。那天他帶到威尼斯,食物非常撩人,看他吃東西反倒有點痛苦,只有在喝酒時透露出滿足。他本身就讓我有那種滄桑感,「你無須訝異、更無須歡喜」,世事就是如此。他超討厭甜食,對一個大廚來講,作甜點是制式的,不像料理那麼隨興,這裡那裏加點甚麼,即興又創意。他不停地對著鏡頭說這甜點是為你們吃的,他也說甜甜圈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也許吃遍天下身材沒走樣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嗎?他講威尼斯就像講他自己的心境:「整日在此憑窗遠眺是虛擲人生,但百無聊賴的人生虛擲又何妨?」。遊客如潮,世人的無盡關注,也無法阻擋古城的傾圮,繁華如煙,轉瞬間走入歷史。其實自從我料到的,這個城市的下水道系統,它就建在水上,應該沒有這系統吧,也就是他們的糞水是直接排到建築物之間的水道裡,然後跟大海攪和稀釋掉。對事實的理解讓我失去對這個城市的浪漫想像。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切‧格瓦拉

  看了《切:28歲的革命》〈Che:The Argentine〉與《切:39歲的告別信》〈Che:Guerrilla〉。

  我想切是個熱愛生命熱愛人類的英雄。他說革命出自於強烈的愛,他也說他的信仰是人,革命始於被壓迫。我相信,冷漠絕對無法引發行動。這部由史蒂芬索德柏導演的二部曲,比我預期的好看很多,一點也不沉悶。

  首部講他跟卡斯楚合作的古巴革命,他告訴來談條件的軍方,這是革命不是游擊戰,死亡或投降只能選一。他是醫生,一面在山區行軍一面也看病包括農民,要命的他自己患有嚴重的哮喘。其實當時普遍的病是營養不良與勞累,所以當他診斷婦人要多吃肉多休息後,小女孩告訴媽媽那個人是騙子,他跟每個人說同樣的話。

  餐風露宿的戰線中穿插黑白的新聞影片,成功奪取政權後,在美國的一次受訪與他著迷彩軍服參加的聯合國會議,他說「無祖國,毋寧死」,我想他說的祖國應該是整個拉美。他是馬克思的信徒,他的理想是帶領整個拉美對抗強勢的美國資本主義。電影一開始就用一堆數字講古巴當時的人民生活狀況,例如失業率、貿易逆差、文盲、嬰兒死亡率等,帶出古巴就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推手。「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生活在無形的牢籠中。比如他們相信白手起家的神話,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屬於多數人的機會,是由超越個人支配的強大力量決定」。所以他要用強大力量進行國家改革。在山區漫長的作戰、訓練、招募新成員、維持軍紀、拉攏百姓,他不再是T恤上的Icon,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時勢造英雄,在人民普遍支持下,革命軍勢如破竹。一位女大學生的加入,成了他的左右手,後來成了他第二任妻子。

  玻利維亞似乎是不祥之地,《虎豹小霸王》那兩個大盜就命喪此地,切這個英雄也在此結束生命。革命的動機也許出於對人類的熱情,革命的成功卻必需附帶很多條件。政府的腐敗,人民的支持,理念的宣揚,信念一致,士氣與武裝的充備,等等。顯然,古巴的成功條件並未帶到玻利維亞,不過「此地的失敗也許能讓人民覺醒」,他仍懷抱希望。他的影響力的確仍在拉美甚至全世界發酵。

  第二部一開始他就從工業局長的位置消失,並寫了一封告別信給卡斯楚。也許叢林才是他施展理念的地方。但一開始就不順利,當地的共黨組織與他漸行漸遠,他仍獨力撐下去。但國家圍捕的勢力越來越眾,並滲透到農民,他一步一步走向困獸之鬥,終至被捕槍殺。鏡頭回到開始的船上,這一船七、八十人正航向古巴,卻只十二人存活,展開革命的志業。也許他的理想沒有完全實現,但他努力過,他活過,所以死亡算得了甚麼。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與《阿瑪迪斯》

  連看兩部音樂家的片子,顧爾德跟莫札特。《顧爾德的時光之旅》〈Glenn Gould hereafter〉講這位鋼琴怪傑,《阿瑪迪斯》〈Amadeus〉講莫札特這位天才。跟天才比起來顧爾德只能稱怪傑吧。他們的共同點是音樂並不需要演奏就能聽見、看見、感受,尤其莫札特的音樂就在腦海中,只差寫出來讓別人演奏。還有他們對現實的不在乎或無能,在藝術上卻有超越世俗的獨到眼光。拍音樂家的電影,配樂早就在那了,只需選取某曲目、某片段。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是紀錄片,導演對他非常熟稔,對他的古怪見怪不怪,輕描淡寫。他把自己用保護膜跟這個世界隔離起來,不管現實或精神上都是。例如在大熱天他仍然穿著冬衣、帽子、圍巾、無指手套,吃一大堆藥丸。有人問聽說你的行李箱裝滿了藥,他說沒啦,根本裝不滿一個包包。32歲正是人生的巔峰,他就在芝加哥舉行告別演奏,從此離群索居,靠廣播與錄唱片跟世人藕斷絲連。影片中樂迷說他演奏蕭邦時蕭邦變成顧爾德,演奏巴哈時,顧爾德則徹底消失,他自有一套詮釋音樂的主觀。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是他錄的第一張唱片,馬上成為暢銷專輯。他在錄唱片時常常手舞足蹈,哼哼唱唱,對於唱片中的這些雜音,有人覺得這樣才有「人味」,我想他的意思應該是「此曲只應天上有」吧。50歲死於中風,1932─1982。

  「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生命。音樂可以隔開人與世界,可以保護你與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對自己的註解八九不離十了。但實話實說,片中配樂應該是顧爾德的演奏片段,我卻毫無驚喜的感覺。他的演奏被美國太空總署選上對外太空播放,成為地球上放送最遠的作品,我只能說失敬了!喔對了,他的愛情好像一片空白,有人問起,他回答我沒訂過婚。

  1985年的《阿瑪迪斯》則是藉著一位庸才側寫天才。薩列里是個宮廷御用樂師,久聞莫札特名聲與才氣,想在眾人中找出他心目中的偶像,但他卻大失所望,竟然是個輕佻浮誇的年輕人。但這年輕小伙子在鋼琴前隨手拈來卻是出神入化,教他又妒又恨,怪罪起上帝來。

  導演米洛斯福曼在幕後訪談中談拍片過程很值得一看,但因為是多年後的訪談,劇中角色都已經走樣,很難跟劇中人作連結,等發現後大吃一驚,原來他〈她〉就是他〈她〉,還滿有趣。只有薩列里沒變。電影在導演的故國捷克拍的,他形容布拉格這個城市像個時空膠囊,可能共黨翻新效率不彰,城市還保留古城原汁原味,尤其當年莫札特曾在當地演出《費加洛婚禮》的歌劇院還在,編劇感動得躲一旁掉淚。電影也在此拍演出場面,但因空置許久老舊不堪,消防人員在一旁隨時待命。

  回到電影,莫札特雖然才氣縱橫,名聲如日中天,卻入不敷出。他放蕩不羈的個性,孩童般咯咯咯的招牌笑聲,在王公貴族間顯得非常突兀,以致於沒人敢延請他為女兒們教授音樂。像他這樣頂尖的天才都要窮苦潦倒,難怪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想讓子女走藝術這行。他喜歡喝酒玩樂開派對,又不肯低聲下氣討好貴族,太太偷偷拿他的作品去找薩列里求職,反被羞辱。

  電影在薩列里妒恨崇拜交織的陰謀中進行,而他的歌劇卻大多違反國王莫名其妙的禁令,他為了爭取演出搏命向國王解釋。例如《費加洛婚禮》中有很長的多重唱,一重一重地將劇情推向衝突的高潮,他甚至說出我下流但我的音樂絕不下流。《唐喬凡尼》的演出時薩列里看出了他父親對他的影響,他父親雖然死了,但對他的掌控仍無處不在。於是裝扮成他父親的鬼魂,重金請他寫安魂曲。薩列里的原意是想將之據為己有,成為他為莫札特寫的安魂曲。這位天才同時進行了《魔笛》跟《安魂曲》的寫作與《魔笛》的演出,可以說他是過勞死的。他死後甚至沒有一個可供後人憑弔的墳墓,他被丟入一個集體掩埋的坑穴中,有如一個無名氏。但他的音樂多麼華麗歡樂自由豐盛啊。

《社群網戰》

  資本主義的傳奇隨著網路時代的翻新也飆速竄起,從前我們要看一個名人的事蹟只能從歷史,現在呢活著的人可以現身說法。此刻2003年起家的「臉書」創辦人,26歲的馬克佐克伯已經被拍成電影《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他的故事是比爾蓋茲的飆車版,從2003年1000美元起家到現在短短7年已經250億的市值,5億人加入聯誼,還在增加中,要是中國這個山寨不管控不瓢竊,可能馬上要倍增。電影中說地球上某處還沒有公路,卻已經有臉書。「有土斯有財」的時代早已遠颺,虛擬空間的無限是此世界的平行宇宙。那天看見新聞說有人將太陽註冊為己有,將私有財產無限延伸是資本主義的終極目標,當初美洲印第安人認為天空土地都是共享的,拿來買賣荒謬至極,但發展至今無人有異議。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動機。napster的創辦人就說了他的動機很簡單,只是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維多利亞的秘密只是一個男人要買個吊襪帶送給太太,他覺得到百貨公司買有點尷尬,就想出了這個點子。當然現在已經不是秘密了。馬克起因也是因為講話太狂妄被女友甩了,藉著酒意在部落格數落了那個女生,進而侵入學校檔案竊取眾女生照片資料放在網上讓哥們品頭論足,數小時之內點閱22000次。他一役成臭名,為了扭轉形象,又借用了一對富家兄弟的點子,好友資助一千元,臉書就這麼誕生。所以要是沒有性衝動這地球上將是一片死寂,就像《2001年太空漫遊》一開始三分鐘完全的黑暗。佛洛伊德發現潛意識,現代人將潛意識搬上檯面,耀武揚威。

  電影一面進行他與好友跟富家兄弟的一場官司,一面倒敘他們為何會在此的緣由。富家兄弟告他偷竊構想,好友告他背信,有趣的是在攻防間他還稱對手為好友,有人提醒他你的好友現在在告你。前陣子在HBO看了半部講間歇性雨刷的官司,一位教授告福特等多家汽車公司將他的發明據為己有,他賠上婚姻、家庭單打獨鬥多年,最後贏得官司。在一個關鍵辯論中,對方列出式子說戲法人人會變,就像各式各樣的椅子,也不會有人稱為瓢竊。他則引用了狄更斯《雙城記》中開頭經典的一段,「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指出這之中每個字人人都認得,但這樣的組合只有狄更斯用了。他更指出那靈光乍現時刻緣於他的眨眼,證明是他的構想。

  當然馬克在這場官司中心虛和解了事,因為構想的確是別人的,但他投注的熱情專注卻是無人能及。當初他並不是為錢,只是想做一件很酷的事,好友也支持他的理想,而Napster的創辦人看出錢景商機,他的策略是以高姿態讓別人找你,他第一次跟馬克的會面也讓小毛頭們枯等30分鐘。馬克接受他的建議穿著睡衣拖鞋帶著“我是他媽的執行長”的名片〈拖鞋是他的標準配備〉,遲到20分鐘去見企業主。所以當財務長好友在紐約辛苦找廣告贊助時,加州已有大筆資金投入。這個策略不管用在哪都是高招,事業、愛情甚至生活,首要就是先經營自己。就說情場吧,你讓自己充滿活力又有腦,你散發的魅力就能吸引別人。而生活中一個人絕對要有獨處的能力,不管物質心靈都悠遊自在,就不用去遷就別人。所謂很酷就是不必為錢或怕孤單而緊緊依附著別人。

  電影中出現生活裡多項有趣議題,例如特殊門檻或身份的俱樂部,好友在一次晉級考驗中必須隨身帶一隻雞一段日子,竟因餵炸雞給雞吃而惹非議,稱他製造同類相殘的慘劇。還有馬克在招考新夥伴時也超酷,那裡邊活像競技場,幾個人一人一台電腦圍成一圈,周遭擠滿圍觀吆喝的人群,電腦前的人一邊寫程式還得不斷地喝啤酒〈模仿他的第一次戰役吧〉,在超熱鬧吵雜中進行。我覺得片中不帶批判的敘述算是客觀的,當然也因為這些真實人物還是社會新鮮人,又要顧及戲劇性,電影拍得滿成功。主要角色都在大勢所趨之下行動,馬克也只能在這股引領世界新浪潮的潮浪中不斷向前,向錢。至於電影結尾他問:我是個爛人嗎?在埋首創業追求利益時誰在乎是不是個爛人,成功之後呢他現在不是努力捐款扭轉形象了麼。

舟山路的春天

  〈最近真冷,貼上春天的訊息勵志一下〉

  春天,春天,多少劇目在早春裡時時刻刻上演。

  白流蘇在濕冷的春雨中怒放又謝了,讓多愁善感的文概老師在課堂上哽咽失語。我冬蟲般的身軀在濕冷中瑟縮,夢境既遙遠又怪異,完全沒有脈絡可尋,醒來的瞬間就失去線索。

  陽光乍現匆忙出走。

  女兒回來告訴我,舟山路的生態池出現母鴨帶著一群小黃毛鴨。我趕到的那個下午,暖暖的陽光正適合鴨家庭嬉遊,鴨爸在外圍督巡,而鴨媽幸福的模樣讓圍觀的人感同身受。但這樣的晴光也正適合人工生態池清理進度的進行。一些帶著網撲穿潛水雨衣的人來了。一陣驚天動地的騷動過後,十四隻小黃毛鴨〈背部已長出黑羽毛〉全被兜往一部小貨車上的盒子裡,驚慌無措地往角落互相推擠〈我感覺這一切畫面都在無聲中進行〉,然後車子噗噗地開走了。驟遭劇變的鴨媽無法承受地用牠低而粗的嗓子連串不停語無倫次地大聲呼叫抗議〈這時聲音才出現〉,並憤飛上木欄杆上頭俯看整個水塘,搜尋牠失蹤的孩們。群眾識趣地不敢靠近牠。直到黃昏我離開時還聽聞牠的嘎嘎叫聲。

  這個下午我又到池邊晒太陽,經過一整個寒冬的孵育,五隻會游泳的小雞也跟著媽媽在對面遠處的水面怯生生地出現了,我不知道這種在水邊棲息的雞叫什麼名字〈我後來聽說叫紅冠水雞〉,但我肯定牠們是保育類的,物種以稀為貴,我相信牠們不會遭遇跟「薑母鴨」一般的命運。鴨爸與鴨媽這會兒已失去父母的身份,恢復了情侶般的如影隨形,聽說動物的記憶短暫,我不知鴨媽在看著小雞時有沒有碰觸到牠的傷痛。

  穿著白色實驗衣的學生們三三兩兩來了,帶著長竿綁著的水瓶來盛水,他們看起來很開心。我聽到以下對話。

  小如,假如妳掉下水我去救妳,妳會不會以身相許?
  你大頭啦我怎麼會掉下去。
  假如妳答應,那我就不去救妳。

  一隻烏龜伸長頸脖定在石頭上,動也不動,與石頭同色宛如石塊伸出來的一部份。一些人拿起手機搶鏡頭。我盯著牠,誰說烏龜動作慢,一隻大白鴨過來伸懶腰,我眼光漂走一會牠就不見了。

  一隻白目的狗也許每天都來這裡便以為這是牠的地盤,對人亂吠。

  我真喜歡這樣的下午。一年裡這樣的下午並不多。

  我坐著晃腳,風偶從我臉上身上摸索著繞過〈春天最情色在此時此地發生〉,成群的麻雀趁風來了又走又來了。

  我終於背起背包轉身要走,回頭一個騎腳踏車的男生駐足停留,他正有味地吃著姊妹花香酥雞排,我真佩服人類,能把動物的屍體變成那麼香又美味。

  我不是素食者,我偶爾也吃雞排,我沒有立場指責生態要用人工維持,我也不能偽善去替某種經濟動物爭取生存權。自然法則在生物演化的過程就已設定了條件,食物鏈環環相扣,這個世界的權力結構運作也已底定。從我生命初始那一刻學習到的一課,我必要搏命演出,搶得先機,擠掉千萬個競逐者,不管願不願意,否則在這樣美好的春天我不會也不能坐在這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刻奇」

  因為覺得電影《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很讚,所以回頭去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的小說 ,韓少功、韓剛合譯〈民國79年2版〉。電影跟小說古時候都看過,電影讓我印象深刻,而有些書也許要等老到某種程度才能領略,就算一知半解,也比從前有感多了。

  從小說到電影,在情節人物上大致沒有更動,只是把枝枝節節拿掉保留愛情主軸,並且把書中跳接的時空排順,改編得非常精隨。文字讓我感動之處影像也做到了,當然文字受到了先前影像的宰制,但不影響閱讀的樂趣,因為很多哲學思辯或譬喻是電影無法呈現的。例如小說中不斷出現女主角特麗莎進入男主角托馬斯生命的比喻,『對他來說,她像個孩子,被人放在樹脂塗覆的草筐裡順水漂來,而他在床榻之岸順手撈起了她』。這明喻了聖經裡小摩西的故事,而「他沒有意識到一個比喻就能播下愛的種子」。

  托馬斯〈丹尼爾戴路易斯飾演〉是個玩世的男子,他身為一個腦外科醫生,“把衣服脫掉!”是他面對女人們的口頭禪。也許他不是玩世,只是對女人有一種「非如此不可」的使命或任務,他必須解剖展讀每個女人間那隱密的百萬分之一的差異。特麗莎〈茱麗葉畢諾許飾演〉順著水流漂來成了他的妻子。畫家情人莎賓娜〈蓮娜歐林飾演〉也是漂流的,只是她不肯停下來,連死後都不肯被固定在墓穴中,她請求把他的骨灰撒入空中。這三個人在生命中結伴同行,雖然有謊言有背叛,但其中更多的包容與情義。關於電影就不多說,看了就瞭了。

  這是我繼《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之後看的唯一一本小說。不知怎的對小說敘事越來越沒耐心,所以這是一本不太像小說的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像熱病般的心理描寫太吸引人了,情節也毫不遜色。

  一起頭就對尼采的「永劫回歸」〈eternal return或譯「永遠輪迴」〉作了思辯。尼采認為生活就像推巨石上山,滾下山又推,不斷複製貼上。也就是說若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多麼沉重的負荷啊!昆德拉反思這癲狂的幻念背後意味著甚麼,是因為我們曾經一次性〈如免洗筷〉般消失的生活,像影子般虛空,沒有份量?沒有意義?任何事物不論以何種形式出現都預先宣告了遺忘作廢,頂多變成文字、理論或記憶,不能回歸。是的,生命只有一次,那麼其中的選擇或判斷就沒有比較的基點,那又怎麼能說孰輕孰重呢?而我們所說的生活不過是一張沒有甚麼目的的草圖,最終也不會成為一幅圖畫。

  托馬斯因為一連串的巧合娶了特麗莎,但這背離了他原先與女人相處的原則。與特麗莎結合或獨居,哪個更好呢?不會有答案,因為生命只有一次,無法作比較。他們的生命終點就是小說的結尾,從世俗觀點托馬斯生命中的轉折都使境遇每況愈下,但我不以為是悲劇。每個人都在作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讓別人替你作決定,並不代表別人就要對你負責,因為那還是自己的選擇。從這個角度是沒有悲情的。

  書中對「媚俗作態」〈刻奇Kitsch〉有非常多篇章的描繪與討論,但就如同「坎普」〈camp〉,講越多我越糊塗。而這些篇章我覺得是全書最核心有所指的部分。陳冠中在《坎普‧垃圾‧刻奇》一文中也對「Kitsch」做了很多的條目詮釋,他認為中文翻作「媚俗」並不能傳達原意,所以他保留「刻奇」,一如「坎普」。「刻奇是這時代我們生命中所有虛假的縮影」,「刻奇是對現實的否認,提供舒適,無視殘酷真理,麻醉了真的痛苦。」「這樣的人為造作,幾乎無處不在的刻奇做人態度,可說是濫情又自滿的集體自我完謊。」................。

  昆德拉從史達林兒子的死說起。他說「直到1980年我們才從《星期天時報》讀到史達林的兒子、雅可夫的死因。他在二戰期間被德國人俘虜,與一群英國軍官關在一起,並共用一個廁所。英國軍官不滿他把廁所搞得又臭又髒,盡管這是世界上最有權力者的兒子的大便。英國軍官一再提醒他注意這件事,他發怒、吵架、動武,最後訴諸集中營的長官。但那位高傲的長官拒絕談論大便的事。史達林的兒子不能忍受這種恥辱,用最嚇人的俄國髒話破口大罵,飛身撲向環繞集中營的通電鐵絲網,身體被釘在電網上,再也不會把廁所弄髒了」。「史達林的兒子為大便獻出了生命,但這並非無謂犧牲。那些為了向東方擴充領土而獻身的德國人,那些為了向西方擴展權勢而喪命的俄國人──是的,他們為了某種愚昧的東西而死,死得既無意義也不正當。在這次戰爭攏總的愚蠢中,史達林兒子的死是唯一傑出的形而上之死」。這是一本小說,是否史實無關緊要,他說得太棒了,三言兩語就把為野心家增添死亡數字的捐軀打為大便不如,不愧為小說之神。

  接著他討論大便與神學,大便與性亢奮,大便與創世美學。他說上帝以祂的形象造人,那麼上帝會大大便嗎?假使不,那麼人就不像他。這很像我小時候被灌輸的聖人形象,當時我心中也有問號,聖人會像我們一樣大小便嗎?既然是神是聖,怎麼能夠與不潔的糞尿連結呢?「早在2世紀,偉大的諾斯替教派〈靈智派〉大師瓦倫庭解決了這個該死的兩難推理,聲稱:『基督能吃能喝,但不排糞』。與其說糞便是邪惡的,倒不如說它是一個麻煩的神學問題。自從上帝給人以自由,如果需要我們可以接受這種觀念:『祂無須對人的罪過負責,然而作為人的創造者,祂對人的糞便應負完全的責任』」。哈哈!

  另一個不能與天堂共存的是性亢奮。第9世紀偉大的神學家埃里金納相信亞當的性器官只要他願意,就可以像臂或腿一樣舉起,所以天堂裡有愉悅但無須性亢奮。他的論點抓住了有關糞便的神學辯解要害。只要人獲准留在天堂,他或者根本不排糞,或者不把糞便看成令人反感的東西。我私下覺得這樣的世界跟動物的世界比較相近,好像只有人類不能接受從己身排出來的糞便,卻不厭其煩地每天製造儲存。這都因為上帝把人逐出天堂,才使人對糞便感到厭惡。就好像亞當跟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禁果之後才對赤身露體感到羞恥。故緊接著對糞便的厭惡,人的生活中又引進了性亢奮,人才開始遮羞,隱藏對性的意圖。這與動物的世界又反了,動物刻意彰顯牠們的發情期〈不知天堂狀況如何?〉。如果沒有糞便,就不會有我們所知道的性愛,以及伴隨而來的心跳加快、兩眼昏花。這個論點讓我想到鴨嘴獸和牠們的泄殖腔。

  創世說告訴人們,世界的創造是合理的,人類的存在是美好的。接受創世說的人們必須認同大糞是可以接受的〈那麼排糞時無須躲在廁所裡〉,或者我們就是被一種不可接受的方式所造就。那麼,無條件認同生命存在的美學理想,必然是一個這樣的世界──在那裡,大糞被否定,每個人都做出這事根本不存在的樣子。這種美學理想可稱為「媚俗作態Kitsch」。不論是從大糞的原義或比喻來說,「媚俗」就是對大糞的絕對否定。

  接下來更多關於媚俗情境的描述,例如地球人的博愛只可能以媚俗作態為基礎;媚俗是一道為掩蓋死亡而關起來的屏幕;媚俗是所有政客的美學理想;極權統治則傾全力將一切侵犯到媚俗的東西清除掉〈用中國網民的說法就是政府為了製造和諧假象被河蟹了〉.........。昆德拉藉由莎賓娜這個角色對自身的境況作了抗辯,「我的敵人是媚俗,不是共產主義。她設法隱瞞自己是捷克人,就是要逃離周遭強加在她身上的媚俗」。資本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都是生產和使用Kitsch產品的社會大眾,或以商品形式,或以官方主旋律形式。總之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媚俗,甜蜜的家、幸福的婚姻、無條件的愛、生命的美好、傳統價值......。媚俗就是用美麗的語言和感情將這些東西喬裝打扮,連自己都為之感動落淚。「我們中間沒有一個超人,強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無論我們如何鄙視它,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便與電影的關係又是怎樣呢?基本上電影是暫時性的天堂〈電影結束就得返回〉,當然不能與大便共存。你會說電影中充斥著穢語糞便,但那是口頭禪、語助詞或節拍〈會有人照字面解嗎?〉,現在的電影去掉髒話就不能成其對白了。對髒話的否定或消音尤其媚俗。電影中可將日常生活種種入鏡,就是不能看見糞便,即使有處理糞便的必然,比如說照顧病人。在所有照顧病人的電影中,我們只能看見溫馨的餵食,白淨的床單,可遠眺的窗……,然而我們永遠看不見吃進去的食物何時出來,讓我總是充滿疑惑。也許你說這是不言可喻的事,但《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電影中對護士的浪漫描寫幾乎讓人想要選擇它為職業。當然這是一部絕美的愛情片,病人與情人一體時,必然不能讓糞便破壞美感。於是電影呈現與事實產生極大落差,那最不堪的糞便處理整個消失,讓你在現實中照顧病人或自己需要別人照顧時,才赫然發現真相。好萊塢的電影更是充滿「刻奇」,昨天看舊片《非洲皇后號》〈African Queen〉,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一對不太熟悉的男女共處一艘小船上,言必稱某某先生、小姐。電影中講他們如何洗澡、吃東西、睡覺,就是不見他們如何拉屎,這個疑問還真的影響到我的觀賞。

  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其實是臭大便,不管是自己的、親人的、陌生人的、愛人的、寵物的、外星人的、神的、聖人的、電影中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是誰說的,經過糞尿,抵達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