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惡女花魁》《凡爾賽拜金女》

  最近連著看兩部女導演的電影都讓我精神為之一振,一部是日本蜷川實花的《惡女花魁》〈Sakuran〉,另一部是蘇非亞柯波拉的《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兩部都是近代古裝,都用了現代音樂〈《惡女花魁》的配樂出自女歌手椎名林擒〉,都用了極華麗的畫面,都從女人的觀點重新詮釋歷史上已經定義的真假人物〈兩位女主角各處在社會階層的兩極〉。

  《惡女花魁》中的惡女從最底層看似最無力的妓女宿命中找到自主,從而追求自我與真愛〈一個我認得的女生在電影中途忽然驚叫,天哪!這是純愛電影〉。

  《凡爾賽拜金女》則用新視角看法國大革命中瑪莉安東尼皇后的短暫一生。歷史上將這位皇后“何不食蛋糕?”的名言流傳嘲笑,電影中也為她平反。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了一個貴為權力頂端的女人,在皇族宿命中的無力與無奈似乎更勝於妓女。比起漫畫改編的《惡女花魁》之浪漫結尾,它是一部華麗而悲傷的電影,即使電影並未鋪陳到她與國王雙雙上斷頭台。

  皇宮中女人的地位來自於她能否吸引她的丈夫,能否生育。我們看見稚嫩生澀的一對新人,對照老國王與情婦的熾熱情慾,更顯瑪莉的壓力與對枕邊人的無計可施。但即使得寵於老國王的情婦,在老國王將死未死之際馬上就被攆走。瑪莉,這位奧地利公主十四歲就因政治利益被迫離斷故鄉奶水嫁到法國,電影突顯出一個弱勢國家的女人在偌大的、勢利的、禮儀超繁瑣荒謬的宮廷中,她的天真無助孤單,後來的敗金只是更凸顯她在其他關鍵問題上的無力感。

  對照現在日本皇室的雅子妃,皇室傳統的緊箍咒似乎還未解除,只是雅子是自己的選擇,瑪莉則是皇家宿命。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庫斯杜力卡《亞利桑那夢遊》《巴爾幹龐克》

  這是一位我相見恨晚的導演和他的電影。庫斯杜力卡的《亞利桑那夢遊》〈Arizona Dream〉和《巴爾幹龐克》。他的電影在台灣上映過的有《黑貓白貓》〈Black Cat White Cat〉和《生命是個奇蹟》〈Life is A Miracle〉。《巴爾幹龐克》〈Super 8 Stories〉是紀錄片。

  《亞利桑那夢遊》觀影時的經驗是一種心領神會的美妙,天“魚”行空的怪誕幽默,當然還有年輕時超帥的強尼戴普〈現在還是很帥啦〉。這部電影主要就是根據俄國小說家契可夫對短篇小說的說法,“假使小說的開頭出現一把槍,那麼結尾時這把槍一定要發射”〈是真的槍,沒有隱喻〉。所以電影從頭到尾就像好些個短篇的結構,不斷出現的槍,又不斷發射,像一波波驚喜的潮水。

  它當然也是一部致敬的電影,電影中的電影與唯妙唯肖地模仿經典電影中的情節對白,又巧妙又遊戲。在疏異的情節中不時迸射熟悉的花火。

  這部電影言盡於此,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啦。


  「普希金說過“音樂家來自中產家庭”。

  狄托時代的南斯拉夫,搖滾樂手都出自軍人世家或警察家庭。

  狄托以搖滾樂證明了我們不是保加利亞人,也不是羅馬尼亞人。

  弟弟卓利和我證明了普希金的話。」

  這段很「庫斯杜力卡」的話是《巴爾幹龐克》的開頭。

  《巴爾幹龐克》,就是這位多才多藝的南斯拉夫的天才導演〈他在捷克唸的電影,米洛斯福曼也出自這裡〉,在家鄉自組的一個搖滾樂團叫“無煙樂團”,到各處巡迴表演的紀錄,這是我看過最具風格又有趣的紀錄樂團的電影。在巴士上,每位團員對鏡頭說一段話,他們在巴黎、柏林等地表演的盛況,團員們的生活、背景也帶出這個國家的過去與現在。他們的樂風跟一般的搖滾樂不太一樣,多了些吉卜賽民族風。龐克的態度就是對威權不妥協、批判的態度,但不作正面的抗爭,而是用音樂表態。最典型的一首曲的歌詞就只有:“警察,警察跟著我,他媽的警察跟著我”,一再反覆,訴求明確目的達到。雖是紀錄片,可是也充滿他無厘頭的風格,有些段落實在太好笑,也是只能意會。

  結尾是一段宛如他簽名的MTV,用MTV指控MTV。歌詞內容說MTV殺了搖滾樂,音樂成了時裝秀,失去了真活力。突梯又流暢,卻又充滿反諷與傷感。尤其全片結尾出現一座斷橋:

  自從北約把橋炸了

  只能用渡船運輸

  南斯拉夫是個不準時的國家

  我們只好乘小船過河

  當微風吹起 小雨落下

  我就拿出手風琴 打發時間

  假裝自己過著悠閒幸福的生活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飛躍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阿瑪迪斯》〈Amadeus〉的導演米洛斯福曼新作《哥雅畫作下的女孩》〈Goya's Ghosts〉。描寫黑暗時代、黑暗勢力下的個人,或許在權力核心、邊緣,又或許只是無辜百姓,命運就像變幻莫測的天空。而畫家〈史提蘭斯嘉史卡飾演哥雅〉即使是宮廷畫家也無足輕重。就像男主角的形容,有如娼妓,給錢就畫。所以這部片不是在講哥雅的偉大畫藝,而是透過他的畫作,畫作下女孩的經歷,重現那個時代的荒謬夢魘。這種對黑暗權勢的揭發控訴、對人性沉淪的如實呈現,正是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地方。

  哥雅是整個故事、黑暗時代的眼睛。故事從1792年西班牙的教會開始。哥雅一些廣為流傳販賣的黑白版畫觸怒了教會,說實話,電影中他是個看見什麼畫什麼的宮廷御用畫家,他並沒有刻意要批判什麼。哈維爾巴登〈《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男主角〉飾演一名野心勃勃的修士羅倫佐,當教會在撻伐這些畫的時候,羅倫佐說沒有那些畫我們怎麼能看見“真實”。但他更火上加油,主張亂世用重典,教會權力如日中天,他還指示如何用蛛絲馬跡辨識異端。無辜少女因此慘遭劇變。

  他請哥雅幫他畫像,在哥雅的畫室看見宛如天使的女孩畫像,納塔莉波曼飾演女孩。他問哥雅知不知道他得罪多少權貴,哥雅說幸好他還有一些靠山〈幫皇室畫像〉。他還問了一個問題,幫美女畫像時共處的感覺,讓人感覺修士心中的浮動。

  在看電影的經驗中有兩場戲教我衝動到想當場起立鼓掌,一是歌舞片《刁蠻公主》〈Kiss Me Kate〉,片頭的那場舞蹈一氣呵成、出神入化!還有一場就在這部片中。

  女孩被傳到宗教法庭,她毫無戒心,竟然就再也出不來,嚴刑拷打之下認罪〈被控私下信仰猶太教〉。女孩父親是富商,透過哥雅請羅倫佐幫忙。他以捐款建教堂為由,宴請兩人到家。席中討論刑求能不能讓人說假話,修士認為虔誠信仰能讓人熬過痛苦。這時父親提出,如果是一個根本不可能的假設,嚴刑逼供下會如何?例如說修士為黑猩猩配種所生,潛入教會‧‧‧云云,並白紙黑字要修士簽名。客人臉色大變,主人將哥雅趕走,留下修士,取出繩具吊刑伺候。在嚎叫中羅倫佐簽了名。看到這裡簡直大快人心。心裡拼命鼓掌。

  但我的快樂來得太早,本來嘛,哪有電影在開頭正義就能伸張的。這個轉折只是帶出更大的黑暗而已。父親將一箱金幣讓修士帶走,並告訴他,女兒回來這張紙就毀掉。當羅倫佐在教會奉上金幣提出要求被拒,觀眾的心頓時也跟著他的臉色沉下去。那張簽名內容呈到國王只被當成笑話,修士逃走,他的畫像被焚,人被通緝。接下來就是十五年後了。之前描寫羅倫佐在探監時對女孩的慾念像出柵的獸,女孩也當他是唯一浮木。

  有一段描寫哥雅幫皇后畫像,當畫像揭示那一刻,一王一后變臉走人,留下錯愕的畫家。然後國王演奏小提琴回報他,聽了這段割喉的琴音,他一臉無辜只能大加讚賞,國王諷刺他的畫藝不過如此。這時信差來報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也是國王的親人〉死亡的消息,留下尷尬的哥雅。皇后生氣因為畫像不夠美,哥雅無法用畫來奉承,但說假話卻輕而易舉。而皇室看待畫家也不過如此。

  法國大革命揭櫫人權,羅倫佐逃到法國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禮。電影中也諷刺拿破崙將人權轉成皇權。總之羅倫佐搖身一變為拿破崙的新權貴,軍隊征服西班牙,羅倫佐開始清算舊勢力的教會,將囚禁者釋放。少女出來已面目全非,卻還記得怎麼回家,家人全被殺死,她跑去找此時已經耳聾的哥雅幫忙,她無法忘懷她在獄中曾經生下的一個女兒。哥雅帶她去找羅倫佐,發現羅就是她女兒的父親。

  為了呈現人在無情時代中身心靈魂的流離失所,與至親骨肉面對面卻不相識的荒謬,電影作了很多巧合的安排。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這樣的巧合卻稍嫌生硬。例如哥雅在公園中素描巧遇酷似母親的賣春女。

  這時已經有美滿家庭的羅倫佐,千方百計要掩埋這段不為人知的過往;哥雅卻千方設法要讓母女見面,這時候他的積極一反從前,他想彌補之前對她的虧欠。戰亂不歇,英軍攻打西班牙,教會又得勢,羅倫佐成為階下囚,他不肯認錯懺悔被判死刑。在人山人海的刑場,他們終於在同一個場合隔著人群聚會了。瘋了的母親找到一個棄嬰代替心中的女兒,女兒與英軍官在陽台上,父親在絞台上,哥雅在人群中看著這無言又無聲的畫面。最後一幕真的非常無奈,兩個應該在節慶出現的吹笛男孩,邊吹奏邊舞邊前導,柴車上羅倫佐的健碩屍體仰天垂頭,畫像的少女如今成了母親,歡樂地抱著嬰孩跟著柴車握著父親的手,哥雅在後面叫著她的名字。

  應該要歡樂的,不是嗎?權力的移轉並沒有改變什麼,而人們所認識熟悉的黑暗又來臨了。

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美人心機》與《伊莉莎白──輝煌年代》、《伊莉莎白》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是根據女作家原著改編,雖說文學藝術不分性別,但女人的脈動似乎女人更抓得住。

  《美人心機》是講英國歷史上最八卦的亨利八世的第二段婚姻。為了想知道故事的真假,Jessica看完電影回家查了維基百科,她很少能讀那麼多字的篇章,但她說這段歷史根本上是十五、六世紀的壹週刊,滿足人們無盡窺視的樂趣。

  電影以兩姊妹,安與瑪莉不同的個性對國王的愛情採取不同的態度作對照,背後推手其實是權力鬥爭的家族。從電影的俯瞰鏡頭,女人根本只是政爭的籌碼與生產的機器。亨利八世一心想要一個兒子繼承王位,但從他的身後歷史看來他是多慮了。他與安的女兒伊莉莎白可是英國歷史上口碑最好的女王,而且統治了四十餘年將英國推上了盛世。

  在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見,對一個有絕對權力的男人,無論溫柔順從的妹妹瑪莉或強勢主控的姊姊安,愛情的結果都一樣悲慘。也就是說在激情冷卻後,秋扇見棄的命運不會因為姊姊的拖延戰術而有不同。不同的是姊姊堅持在有名份後委身國王,不像妹妹安於情婦的地位。所以雖然妹妹生了兒子卻沒有王位繼承權,而姊姊的女兒最終當了女王。但回到個人的抉擇與命運,電影中的結局卻是瑪莉全身而退,安上了斷頭台。接下來我想看講伊莉莎白的電影。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看了兩次才搞清楚其中的政治陰謀。我稍微對照了一下歷史,發現電影的改編都在歷史大事件下作戲劇化的鋪陳。當然這是以英國的主體在說故事,而且女王時不時地金光罩頂,卑微如我就一直被閃。

  電影一開始就揭開強大的西班牙對英國的威脅,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英國海盜對西班牙艦隊的騷擾等等。也對女王的開明幽默,對愛情、婚姻的態度,甚至可能的暗殺對自身安危的豁達等等,都告訴我們她清楚公私分際、處世練達成熟。她身邊有一位亦父亦臣的沃辛漢〈《鋼琴師》Shine傑佛瑞羅許飾演〉,不但關切她的求婚者,也對整個地下密謀情報作了掌控,以確保女王的地位與安全。

  然而就在他長期監視下,被囚禁的蘇格蘭女王瑪莉的信件往返中,一場沒有成功的暗殺行動直指瑪莉是主謀。於是瑪莉被處死,沒想到這竟然是西班牙的陰謀。因為西班牙的菲力浦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沒有正當的藉口無法出兵。於是主導了一場沒有子彈的槍殺,犧牲了一群人讓信仰天主教的瑪麗被處死,好讓他發動一場聖戰。這似乎也諷刺了所謂虔誠背後的陰暗面。這場戰爭因為天時地利,女王親臨戰地鼓舞士氣,西班牙艦隊無功而返,伊麗莎白聲望大增。

  除了不時以光亮來打造女王的神性,也以凡人角度描寫她對沒有目的的愛情的渴望與懷疑,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被背叛的憤怒失控。她被海盜羅利的吸引,也點出她對自由的嚮往。

  電影結束在鞠躬盡瘁老臣的死,接下來她的侍女〈也是情敵〉與她的海盜愛人生下了新生兒。一死一生,她抱著新生兒說,“我是英國的母親”,對應了上集結尾,她說“我結婚了,嫁給英國”。

  我承認第一次看時覺得很平淡,但再次看了之後,覺得其中深藏了許多對照,層次豐富。

  《伊莉莎白》〈Elizabeth〉講的是輝煌年代之前。亨利八世駕崩後姊姊瑪莉女王即位,她是天主教派,伊莉莎白則信仰新教,瑪莉在位時對異教徒大肆屠殺,史上稱血腥瑪莉。電影中對兩個同父異母、一在位一在野的兩姊妹,作了相當明顯的黑暗與光明的對照。這個女王姊姊對妹妹似乎還有感情,雖然以叛變理由關她,不久還是放她出來。瑪莉病死,伊莉莎白即位,又是强光一閃讓人睜不開眼睛。

  她繼位後,外有強敵、內有政爭、國庫空虛、軍隊積弱,百廢待舉中還有政治婚姻的壓力與愛情的折磨。對蘇格蘭一役慘敗後,她決定樹立君威,重用流亡法國回來輔助她的沃辛漢。首先讓教會通過新教為國教,沃辛漢用了手段。但她的開明讓民間新舊兼容。

  政治聯姻的建議被法國的同志求婚者打醒,而愛情則以兩場邀舞看見愛情的甘甜與決絕。在有驚無險地經歷了教廷與政治的幾次謀殺後,肅清政敵,步上坦途,她的智慧也漸趨成熟。最後她鉸斷一頭長髮,以童女之姿宣誓“我結婚了,嫁給英國”。

  片尾字幕說她臨終念著愛人的名字,所以她的不婚除了政治的考量以外,是否也因為對愛情的絕望,她的愛人是一場謀殺中的共犯,她留他不死,為提醒自己,危險曾經那麼近身。女王,是不能真情流露的。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2008台北電影節散紀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主題是以色列跟愛爾蘭。大體上我沒什麼概念,只能挑一些推薦片看,最後才發現錯過了巴勒斯坦蘇萊曼的《失蹤紀年》〈Chronicle of A Disappearance〉與《妙想天開》〈Divine Intervention〉,聽說他的風格迥異於其他片。兩部愛爾蘭紀錄片《都柏林怒火》〈Rocky Road To Dublin〉與《都柏林怒火紀實》有打勾〈The Making of Rocky Road To Dublin〉也忘了看。

  先說以色列吧。

  愛因斯坦說這世上有兩種是無限的,一是宇宙,一是人類的愚蠢,而宇宙是否無限還不確定。

  崗哨、搜身、宵禁、戒嚴、爆炸、軍人、巨大的圍牆與仇恨等等幾乎就是以色列電影的必要配件。尤其高聳綿延有如萬里長城般的圍牆,讓人想起愛因斯坦的話。想想我們自身的處境,愚蠢確定是人類全面性的。

  與敵國為鄰、土地相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不管強弱雙方都吃足了苦頭。所以電影中強烈地感受到對自身的反省與對和平的訴求,甚至強者設身處地以對方的立場發聲,開啟對話和解的可能。

  《天堂此時》〈Paradise Now〉就是講兩個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的心路歷程,導演是定居荷蘭的以色列人。他描寫他們像困獸般被困在圍城裡,沒有出口沒有希望,甚至背負著國家與先人的屈辱。面對強勢強權的敵國,似乎沒有比犧牲更强的表達憤怒的方式。而組織也以照顧家人與天堂藍圖安撫。他們在小孩婦孺之前也會怯懦,但復仇的意志一旦啟動,就像身上無法卸下的炸彈。片尾跑字幕時一片死寂,彷彿默哀他與一車人生死可卜的結尾。這部片以強國對弱國的同理心出發,釋出理解的善意,也期望自身的反思。但題材的禁忌爭議讓很多國家撤片。

  《與敵人共舞》〈Encounter Point〉則是紀錄以巴兩國受難者的家屬,他們體認到冤冤相報永無解脫之日,於是組成一個團體〈好像叫“破家”〉,致力於雙方對話、開啟和解之路。看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死亡無法喚回,但為了更高的理念,仇恨可以原諒,人民握手言和了,但國與國之間呢?

  《泡泡公寓四人行》〈The Bubble〉中除了一對跨越敵我的同志戀人,還夾雜了無解的國族,家族仇恨。年輕的一代強力地主張和平,以種種行動表達訴求。無奈背後巨大的力量,一對戀人的生命還是如泡泡般破滅了。有人說很像兩國世仇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檸檬樹》〈Lemon Tree〉,講一位巴勒斯坦寡婦為了護衛她的檸檬果園與敵國強權對抗的故事。女主角知其不可而為的勇氣毅力,以不多話〈她說她不會希伯來語〉的沉默,眼神與肢體,令人凜然。

  以色列國防部長的新居正好在邊界她家對面,以安全理由要砍她的檸檬樹。在兩國的緊張關係中部長安全是一個正當無敵的理由。沒有人支持她,除了別有所圖的律師〈一役成名〉,兩人間竟也擦出禁忌〈年齡、寡婦的貞節〉的火花。兩個對立的家中女人,以高階洋房仰角出現的部長夫人與俯角土地上的女主角面對面時,有同情諒解,也有自己說不出口的困境。

  結尾很諷刺,雖然檸檬園保留了,但枝葉全被砍,光禿禿一片。而原本面對怡人檸檬園美景的部長家,夫人離去,部長獨自面對新建好的高牆,也是一面光禿禿。

  我覺得因為以巴兩國的敵對意識如影隨形,他們的創作也並非不好,但就是無法跳脫這個框架。好像得了焦慮症,無法擺脫被迫害的陰影。

  我比較喜歡愛爾蘭的電影,同樣處在對抗中,卻能呈現多元深度的議題。

  除了尼爾喬丹,我最喜歡的是一位原本是攝影師的《少女漂浪紀事》〈Pavee Lackeen-The Traveller Girl〉。這部電影說起來很無聊但影像很有感覺,就是紀錄與家人住在拖車的少女某段日子的生活。與《美麗羅塞塔》〈Rosetta〉有點相似,羅塞塔年紀稍長,面臨失業困境,獨力照顧酗酒母親,迫於生計有道德抉擇的考驗。

  少女才十歲,與酗酒母親一堆兄姊妹擠在一輛拖車裡,父親不知去向。在學校被排擠頻頻打架,被處罰在家反省,她只好到處遊蕩。在許願池子裡撈銅板,去換電玩硬幣。很難說她到底作了些什麼事,姐姐煞有介事地染髮,兩人晚上盛裝出門〈就是天冷穿很少〉,買了零食在冷風中枯坐。去探看坐牢的哥哥,鑽到舊衣回收箱裡把衣服挑出來〈活像有軟骨功〉,逛店,偷東西。與一開場時算命婆婆天花亂墜的預言背道而馳。社工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就是沒有半點改善的跡象。說實話,這麼寫實又無聊還真讓我想起自己的青春歲月,百無聊賴,漫無目的、困頓、茫然。那些日子現在想起來都還嫌冗長,也不知怎麼或何時結束的。

  結尾媽媽要她泡茶,與片頭的打水作了對照。原先過個馬路就有水龍頭,她提個水壺過到對街觀眾都還嫌煩。被驅離後的拖車住處,她提水壺並嬰兒手推車,遠路迢迢地,再爬上小草坡,從圍籬裡面拉出水管,盛水,讓妹妹坐進嬰兒車,謹慎地將水壺掛上,鏡頭一路跟拍,一個動作也沒遺漏,再繼續拍她走回遠方的“家”的背影。陰天的早晨怎麼看那個近景中景大遠景都灰灰暗暗,撥也撥不開的陰霾。

  《血色星期天》〈Bloody Sunday〉將1972年的一個星期天,北愛爾蘭人民爭取公民權的和平遊行轉為血腥屠殺事件,再轉成影像,那種臨場感、搖晃的畫面,非常真實震撼。尤其一開頭遊行領導人〈國會議員〉對遊行的和平宣示與英國軍方明言遊行就是違法的警告,兩造的記者會快速交叉剪接,營造出對峙的緊繃敵意,一方是人民,一方則是荷槍實彈的軍隊,似乎就已經預告了血腥的不可避免。這部片讓我想起另一部片《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和我們的「美麗島事件」。

  導演保羅‧葛林葛瑞斯就是麥特戴蒙主演的《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系列的導演,風格強烈敘事緊湊有力。他喜歡取材真實事件,《聯航93》〈United 93〉就是911當天聯航班機發生的事。

  《血色星期天》軍方刻意對年輕氣盛的混混們採取行動,還張貼特定名單照片比對。所以《以父之名》的冤獄其實不是偶然。最後為了替軍方的開槍射殺找藉口,在死者身上栽贓,《以父之名》也有類似手法。甚至失控的軍人為了軍方的聲譽也強詞奪理,就像《以父之名》中官方面對鐵証也要冤枉到底。至於對遊行路線的圍堵,讓激情的群眾找不到出口,則彷彿當年的高雄「美麗島事件」的重現。在軍方強勢的主導下,群眾隊伍失序,領導者也無力控制散亂的場面,人民以丟石塊洩憤,軍方開火,死亡悲劇發生,槍桿子政府的無恥事件再添一樁。

  英國的肯洛區回到他最擅長的勞工議題,《自由國度》〈It's A Free World〉以一個在人力仲介工作的單親媽媽,引伸出東歐移民在英國人頭公司被層層剝削的不當政策。女主角從開始時替自己找藉口的心虛到最後的“向錢看”,似乎說明了在強大的關係網路中,人性因循墮落本質之無奈。

  法國阿薩亞斯的《夏日時光》〈Summer Hours〉是閉幕片,票售光滿場,影展觀眾對開、閉幕片超有信心的。這部片即使說的是分遺產的故事,也非常優雅流暢。這是奧塞美術館贊助拍攝,所以故事中也帶出物件與人的關係。博物館就是儲存記憶的地方,私人的、集體的、歷史的、生活的種種記憶。

  母親把家中有歷史、有回憶、還有美術館想收藏的藝術品等等物件列了清單〈包括一包打破的名家雕像〉。住在巴黎的大兒子想將這些記憶與房子一起保留,但弟弟跟妹妹定居海外〈中國與紐約〉,想把房子處理掉。人在情在,既然母親已經不在了,似乎也沒有再回老家的必要。

  在處理遺物時,有花瓶一大一小的大師作品。長年陪伴母親的女傭帶了母親最喜愛的花來道別,順手就插在大花瓶中,大兒子要她任挑一件紀念物,她拿了小的。回去時跟開計程車接送她來的姪子說,我不好拿太貴重的,所以拿了這隻小花瓶,我插花時就會想起她。觀眾都笑了。所以一件東西的價值是無法計算的,大師作品也許無價,但對她來說很純粹就是睹物思人,哪種比較有價很難說。

  當這些物件爲了抵稅都進了美術館,大兒子與太太一起來參觀。花瓶、書桌、櫥櫃與正在被修復的雕像〈兩兄弟小時打破的〉等等全乾淨地又安靜地在展場,當它們的功能性消失,似乎生命也停頓了。

  最後要說庫斯杜力卡的《請對我承諾》〈Promise Me This〉,他人氣超旺的,中山堂滿場耶!搞怪、奇幻、歡樂、樂隊、愛情、色彩斑爛等等元素構成他不需要合邏輯的劇情。最後一幕以婚禮中的兩對新人〈爺爺跟孫子〉收攝入鏡,再轉成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帶到放照片的櫥櫃,帶到靜止的窗外、室內明暗參差也宛如照片,讓人想起說故事必要這樣起頭,從前從前‧‧‧。滄海桑田。

尼爾喬丹《亂世浮生》

  今年台北電影節在開頭兩天我就愛上一位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

  那天中山堂最後一場《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我一直在猶豫是不是改天再看,因為先前已經看了兩場,有點累了。最後一秒才下定決心,走回廁所超級寬敞乾爽的古蹟──中山堂。我做對了,那天晚上回家途中,身體輕輕的,心裡頭重重的,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亂世浮生》是1992年的舊片,這回我也看了他1997年的《屠夫男孩》〈The Butcher Boy〉。《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則是去年我最喜歡的一部片。他電影中有超好聽的當代流行歌曲,我看完《冥王星早餐》直接就去影音店,電影原聲帶早賣光了。他電影中也包裹著超級浪漫的情懷,那些以女人裝扮的男孩或男人對愛的執著堅持,到了一種讓人泫然的地步。電影中的扮裝男人,魅惑的聲音舉止比女人還更細緻有味道。我不清楚為什麼很被這樣雌雄莫辨的男人所吸引,看他們在嬌媚的外表下,不爽的時候三字經照樣出口的強勢模樣,力道十足。而片中的女人反倒像個男人了〈假使用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來作對照的話〉。可見得真正的性感不全然以偉大突出的性徵來定義的。

  《亂世浮生》我以前看過,但因為剪片〈也因為幼稚〉所以印象不深。以本片為例,我認為剪片是極不道德不尊重的行為。〈以下是電影的關鍵情節,假使你還沒看本片又想看就不要看下去,我提是因為要控訴〉。片中的女主角其實是男人,經由一幕正面全裸的鏡頭揭示,這麼重要的一幕竟然被剪,之後的情節發展要怎麼接呢?也許敏銳的觀眾可以猜到,但這個女人都能讓男主角沒有一絲懷疑,觀眾駑鈍如我又怎能猜到。假使觀眾猜不到,那麼後三分之一的劇情就只好莫名其妙了。對一部如此動人的電影作如此的戕害,對作者與觀眾可以說是罪大惡極。何況那一幕〈這回是完整版〉一點都沒有性挑逗的意味,所以是否我們對所有事物的規定都應該質疑?

  導演是愛爾蘭人,提起愛爾蘭,一堆過去現在響叮噹的名字就跳出來,所以會有這麼厲害的導演〈也是編劇〉也就不稀奇。他知名的片子還有《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愛情的盡頭》〈The End of The Affair〉。之前肯洛區的《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就講愛爾蘭爭取獨立的史實,革命成功後反抗軍裡頭又因為理念的不同,得勢者反過來作壓迫者〈以兩兄弟為對立的代表人物〉,理想者終究以身殉的故事。這部片的主角席尼墨菲也是《冥王星早餐》的主角,他的扮相與表演差異幅度兩極化,極其驚人!

  《亂世浮生》有著十分曲折動盪的情節,不就說是亂世了嘛。英軍與反抗軍的恩怨下,男主角〈史蒂芬‧雷飾演〉所屬的地下組織綁架了一名英國黑人士兵〈去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佛瑞斯特惠塔克飾演〉,這之中的國仇、種族、階級意識可能有深意,我是無法釐清啦。而在監看的互動中兩人產生了友誼。有一段是被囚者要去尿尿,因為雙手被缚男主角被逼著幫他動手,對應了之後他看見女友是男人的那一段。士兵跟他講了一個故事,一隻蠍子要過河,去跟青蛙商量,青蛙不答應,他說你會螫死我,蠍子說,你死我也活不了。青蛙想想也就答應了。於是青蛙背著蠍子過到河一半,忽然一陣刺痛,漸漸沉下去,他大聲質問蠍子為什麼?蠍子回答“我也沒辦法,這是天性”。

  士兵交代若他死了請他帶話給他的女友。雖然他沒有親自殺他,士兵在逃跑中意外死了,他依約前往,卻愛上士兵的女友。電影中的酒吧是個重要場景,裡頭男女主角與酒保間有十分微妙有趣的互動與對話。之後發展出一段看似撕裂拉扯卻情深無比的情愛關係,扮裝的男人告訴反胃又惱怒的他,我生來這樣沒有辦法。電影在男主角告訴女友蠍子的故事中結束。我一向懷疑愛情背後的功利考量,但他的電影卻自然而然地說服我,情愛友誼可以超越政治上的對立、種族、性別、私利。這在異性情愛的電影中我無法感受到的,所以我覺得很久以來我沒有這麼感動,沒有被提升到這般的高度。

  《屠夫男孩》,父親酗酒母親有精神疾病的男孩,對一位同性莫逆的癡情執著,被背叛後的幻聽妄想,以一己偏執的樂觀活力對抗橫逆,雖然他的暴力駭人,但他的深情痴狂也令人同情。《冥王星早餐》的男孩也以百屈不撓的款款深情,甚至對橫逆的反向操作打動這個世界。電影中對國族背景、宗教、暴力等等多所穿插,尤其流行歌曲與時代氛圍的呼應,剎那間懷舊的情感就崩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