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謎霧莊園》‧ 我在,故我愛

  乍看勞勃阿特曼2001年的《謎霧莊園》〈Gosford Park〉與尚雷諾的《遊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大片獵場的獨立莊園、年代、宴會、打獵、階級.......等等,但大師向大師致敬之餘總能拍出全然不同的故事。《遊戲規則》有點像《仲夏夜之夢》之亂點鴛鴦譜,《謎霧莊園》則非常犀利地點出階級中的階級,金錢、性與愛恨,這些全都隱藏在各自的祕密中。勞勃阿特曼像完美棋局般,每個動作每句話都在為下一步鋪陳,直至水落石出。通常看電影的樂趣大都在第一次觀賞時,但這一部卻經得起一看再看,甚至第二、三遍時更能發現處處玄機的猜謎樂趣。

  以下感想:

  法國的雇主與僕傭關係似乎沒有英國的階級關係那麼嚴苛。

  原來所謂探長竟然連一個僕傭都不如,看他喜形於色似乎好不容易碰到個謀殺案件,卻辦案無方又無能,對比他行的助理頤氣指使。譚涵夫人的貼身侍女瑪麗光是來回聽了些八卦流言,就對案情了然於胸。

  年紀最大的女人譚涵夫人最尖酸刻薄又精打細算。

  僕傭是沒有自己的名姓的。

  上層階級之間的虛情假愛完全建立在金錢利害的關係上,反倒僕傭對情或性有單純分明的愛恨。

  遊走在上下兩層之間的最惹人嫌。

  還有.......再說吧。


  《北非情人》〈Hideous Kinky〉與多年前看的《北非行路遙》〈Exiles〉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關於追尋的主題與當地音樂、甩頭儀式。

  1972年間,凱特溫斯蕾飾演的一個婚姻觸礁的母親帶著大小女兒,從倫敦遠赴摩洛哥,尋找性靈的超脫與解答。因為等不到丈夫寄來支票困在馬拉喀什的一個幾層樓的大雜院裡,在現實與睡夢中都惡夢連連。其間邂逅了一位捲髮的當地男人,好笑的是她因為第三者而逃離,卻又無意間成了第三者。

  大女兒早熟又叛逆,妹妹問她長大後想當牧羊人嗎?她回答我想當正常人。讓我想起一本書《嬉皮與喇嘛的孩子》破報上的簡評,「苦日子從你媽變成嬉皮那天開始」。「許多那些在60年代的公路旅行車堆滿垃圾的後座或是喜瑪拉雅山底下被生出來的小孩,一點都不喜歡住在藤蔓編成的樹屋看爸媽或是開車路過的婊子拉K〈吸食禁藥〉,以及在公社裡叫每個人媽媽的生活,也不喜歡被取印度怪名字或是吃亞洲豆腐,他/她們痛恨那些追求所謂性靈自由以及十歲就要開始性解放的生活,他/她們擁有一切可以想像出來的青少年悲苦與孤獨,還在第一頁就跳樓」。很傳神地道出嬉皮子女對完全解放無序的生活沒有選擇的無奈,所以嬉皮之所以解放在他們的選擇,嬉皮的子女一如我們的童年並沒得選擇。這個姊姊渴望上學穿制服,並且靈透地看穿母親追求的矛盾與空洞、不切實際。

  對思想言論上的自由解放我要求沒有邊界,但實際生活中我是文明的重度依賴者,所以對嬉皮在物質上的隨遇而安我既佩服又困惑。年輕時曾參加過野營活動,之後就打退堂鼓。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好好的床不睡,要到崎嶇不平的野地去餵蚊子,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不在餐桌上好好吃一頓,非要到野外水、火都不方便的地方辛苦烤肉,連洗個手都有困難。總之,對嬉皮餐風露宿的冒險刺激我只能欣賞,絕對無法參與。

  去年看了一部也是關於女孩與她的嬉皮父母的電影《刺蝟與女王》〈My Queen Karo〉,全片渾然天成,非常自然地將女孩透過母親的痛苦,母親的愛與隱忍,與局外人或電視上如何看或報導他們這一夥「屋霸」,父親無力的抵抗與辯解。片尾她的成熟與選擇,輕輕淡淡地揮別童年。有人推薦另一部《刺蝟與優雅》〈Le Herisson〉,我卻覺得很造作。回到《北非情人》,母親帶著小女兒〈大女兒選擇留下〉一路攔便車終於抵達阿爾及耳蘇菲教派的靈修聖堂,也是她追尋答案的終站,剛巧趕上教主的葬禮。沉澱數日終於可以面見「掌門人」,三言兩語,長老問,妳還愛他嗎?她一時無語隨即激動落淚,她回答我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

  北非夢醒,但還是受困於金錢,捲髮情人偷偷地拿他在觀光局工作的騎士制服去賣,買了三張回倫敦的機票匿名寄給她,讓她們起程回家。說實在這個故事很蠢,裡頭只有大女兒是清醒的,但誰年輕時沒做過蠢事呢?我不知道,也許經過這一趟旅程,她有所領悟。而在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也可以是一樁浪漫的情事,就像此刻這部電影的回顧。關鍵卻在於他不顧自己,犯下當地的重罪──偷竊,然後用她認為比起性靈不甚要緊的錢買了三張機票。

  相對於《北非情人》的金錢匱乏,豪門中的女人是否能隨心所欲?《我愛故我在》〈I Am Love〉,蒂妲史雲頓是一個俄國遠嫁到義大利豪門的女人,子女長大各自忙碌,她呢,錦衣玉食、僕傭成群卻難掩隻身獨處異國與空守豪宅的孤單。這部片可以說是義大利版的查泰萊夫人,卻結合了食慾與情慾。

  兒子因賽車與對手成了朋友,這位朋友也是個大廚,自己在山上種菜當食材,也算是個園丁,哇!隱喻出現了。這位查泰萊夫人嘗過幾次這位大廚的料理深受感動,挑動了她的味蕾與心弦。當然主旋律之外也稍稍觸及傳統產業不敵全球化的併購風潮,兒子想維護家族的紡織廠,丈夫卻站在對立面,兒子孤掌難鳴,卻爭取到一筆資金能與朋友合作開餐館。夫人在兒子不知情下與大廚萌生花火,陽光下的野地與大宅的陰暗成了對比,大自然的生機讓豪宅更顯無法忍受的虛空。兒子因為一道他最愛的傳家湯發現秘密,母子在黑暗的池塘邊起了爭執,兒子不慎摔落池塘,頭撞到石塊不治死亡。

  生機乍現又蒙上悲劇的陰影。最後夫人向丈夫坦白,獨自離去,愛上女人的女兒含淚面露笑容........。就是這麼回事兒,有誰能抗拒美食的誘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