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陳冠中:《移動的邊界》──關於文化與城市

  最近看的一本書,《移動的邊界》──有關三個城市及一些閱讀,談文化、城市發展中的混搭。

  作者陳冠中在上海出生、香港長大,在台北、北京都住過。他說台北給人的初印象是“醜”,但是住過一段時間就會發覺台北很“好”。我則是去年從美國回來之後才省悟到台北真“好”,這種“好”足以讓人原諒它的醜。他還說了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不是說台北〉,“東西好吃之後,一百個不好可以暫放一邊”。

  作者談到香港殖民文化的華、洋雜處形成所謂的“半唐番”,這不能還原的新生事物就是偉大的雜種。帝國撤走後,原宗主國的文化會茁長嗎?並不會,歷史不能從頭再來。雜種於是成為寶貴的本土、在地、源頭,就是“香港風格”。

  城市也是一樣,Jane Jacobs在她1961年的經典《美國偉大城市的生與死》裡,扼要地列出一個好的、生機蓬勃的城市在型態上的四個要點。就是用途要混雜、街區要小、不同年齡的建築物要並存、密度要夠高。而台北呢,有意無意中,有為不為間,甚至誤打誤撞的情況下作到了。

  他提到好幾位建築大師,包括萊特、科比意在內,他們對“現代─光亮─花園─美化─明日之城”的論調影響了上個世紀不少的城市規劃者和決策者。受害最深的是美國,建築師可以是很糟糕的城市設計師。

  遺害包括不必要的大片破壞老城區,以實現所謂市區更新;大面積的功能分區,使珍貴市區地段在晚上和週末變成沒救的死城〈這是我對紐約、芝加哥以外的美國大城市最感訝異的〉;消滅行人等於將面向馬路的商店趕盡殺絕,終結城市生活;只有汽車才能到而四周是停車場的獨立商場或辦公園區;私人汽車主導了交通系統,沒有高速公共軌道交通連接的衛星城‧‧‧等等。

  所以我的美國經驗就是美國人的家中有幾個成人就需要幾部車,於是沒有車就寸步難行,於是在這個能源短缺的地球,美國人的耗費就佔了大部分〈就像有句話說的,地球上百分之20的人佔用了百分之80的資源,當然不是全指美國人〉。我想起“模擬城市”〈Sim City〉的電玩,它的設計是不是也在追求錯誤的城市想像。在經過實際的生活體驗後,我想台北的醜、亂、雜其實是有機城市的要素。

  書中有一段話很有趣,“美國有說聰明而有雄心的人去紐約,不聰明但有雄心的人去洛杉磯,聰明但沒有雄心的在舊金山〈這是在矽谷新貴進佔該市之前〉”。

  另外有一篇《坎普‧垃圾‧刻奇》,談個人的藝術品味、感覺。坎普〈Camp〉中文裡頭可能沒有很貼切的譯法,也沒有對味的形容詞〈張小虹教授譯成假仙,她說也有天才學生譯為敢曝和露淫〉。有如現今火紅的KUSO,譯成“惡搞”似乎沒有原來傳神。文中列了58條目解釋坎普,但是看完後更加“霧傻傻”,我倒是很喜歡這篇。